翻新时间:2023-08-26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杂谈
〖以递进的问题解决〗
多数深奥的文章的学习,可以问题为深文浅教的支点。问题,可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然后老师帮助梳理出主要问题,也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解决。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
〖关注学情发挥老师的课堂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面对“学情”临场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就在本学期,我教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我想布置课堂作业。可学生的眼睛分明地告诉我,课文内容激起了他们对地球奥秘的好奇,窃窃私语起来,哪有心思听我布置作业呀?我连忙改变初衷,趁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呀?”
“老师:大陆版块会漂移呢的话,那我们中国有一天会漂到其他地方吗?”
“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们大陆和台湾漂移在一起那不就统一了吗?”
“地壳能产生那么大的力量呀!那人类可以利用这些力量吗”
“老师:地球版块会重新合拢吗?”
……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惊人呀!有些问题我想都没想过,说实在话有些还真是我也想知道的,怎么办?师不必贤如弟呗!师生一起来做作业!
几天后我们开了个“地球研讨会”,你可想而知,学生们个个像“地球专家”,对比之下,我这个做老师的还真的贤不过弟。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你看这个临时改变的作业多么的精彩!
下课后,我久久沉浸在学生们带给我的激情中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越来越开放,而开放的程度愈高,它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干扰就越多,“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愈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育机智去因势诱导,化被动为主动。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重视学情,关注学情,就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一种教学习惯。
〖在学生的需求中“生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多数课没有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老师怕学生的问题问难问偏,浪费时间。一位教师教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堂上进展似乎十分顺利,老师也认为学生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也就没安排提问的时间。下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学会了什么?他们却连连摇头提出了一大堆问题:魏格纳的奇思妙想是怎样产生的?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学生怎么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受呢?我们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课文,去看待学生,而必须让学生以他们经验来发现和提出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姑娘
- 葡萄
- 大公鸡
- 公园
- 套圈圈
- 买西瓜
- 到我这里来玩吧
- 啊~祖国!母亲
- 家乡的大山
- 妈妈洗衣服
- 风儿
- 小苹果树找医生
- 龟兔比赛
- 小山羊过独木桥
- 第一次写日记
- 政治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1)论文
- 村级直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 著作权质押的困境和出路(1)论文
- 自治新论
- 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 对改进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若干建议
- 解释论视野下保证期间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论文
- 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走向制度化的对策思考
- 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
- 电视剧的全球化和文化入侵
- 课题:为空瓶添新装(装饰)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