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母鸡》教学片断点评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母鸡》教学片断点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母鸡》教学片断点评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训练目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获得阅读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 朗读 目标 方法

【正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时会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能在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有多种存在的方式,从理解的程度看,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读书的方法看,可分为朗读、默读。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极有效的途径。

《母鸡》一课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赞美了母鸡的伟大,表达了对母爱的的赞扬。全文语言通俗流畅,内容浅显易懂,但课文主旨又意蕴深远。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读,既是目标,又成为了很有效的方法。

〖片断一〗

板书:

母鸡

师:认识母鸡吧?

生:认识。

师:请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母鸡。

生:母鸡是下蛋的鸡。

生:母鸡下完蛋总咯咯叫。

师:你喜欢母鸡吗?

生:(喜欢或不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范读,生小声伴读。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先是很讨厌母鸡,后来发现了母鸡很伟大,就喜欢母鸡了。

生:我发现了母鸡像人。

师:像谁?

生:它会很拼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师:生活中谁就是这样的人?那个人我们叫她什么?

生:母亲。

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和老师同读课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读时,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对课文是满怀期待的。若教师能很恰当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带着这种阅读期待阅读,学生就能较好地投入进去,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事实证明,通过这一步,学生是能完成理解课文内容这一任务的,甚至能隐约触摸到课文的主旨。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而将课文掰得碎碎的,细细地讲给同学听。其实,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感悟能力,而且这种感悟能力越练越强,不练则会逐渐退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由体会文本,获得阅读感受。

〖片断二〗

师:本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他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他笔下的母鸡就像活的一样。请你再来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精彩的描写,说说你喜欢哪些段落或句子,品一品,再读给大家听。

生1: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我家的母鸡就是这样的。

生2:我喜欢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师:对,它真是欺软怕硬的家伙!

生3: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母鸡其实很可怜的。

……(共有6个学生读了。)

师:大家品得都很好。我想有一句话可能是大家都喜欢的,那就是……

生:(大部分学生参加齐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师: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还讨厌母鸡吗?你还有什么收获?

这个环节本来是指导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经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较准确地把握到语句的感情基调,很到位地完成了朗读训练并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当然,这说明学生具有较好的朗读功底,反映出教师平时的训练较为扎实,但另一方面也证明,部分学生通过自由品读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像本课这样的情节较简单、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而且词句通俗易懂的文章。读,在这里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读,特别是反复诵读,能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读的训练与使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弟弟
讲文明
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是小小手工能手
老虎开儿童乐园
寒号鸟的故事
西瓜
登青城山
摘樱桃
钓鱼
撞蛋
郊游
赛龙舟
洗碗
妈妈带我去图书馆
致医院医生的感谢信
拾金不昧感谢信
致老师的感谢信
2011年毕业生家长给学校的感谢信
给女儿老师的感谢信
地铁员工拾金不昧感谢信
致父亲的感谢信
致家长的感谢信
在感恩节上的感谢信
医院实习感谢信
给父母的感谢信
致母校的感谢信
英文感谢信A Letter of Thanks
给母校的感谢信
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感谢信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商业成功之探析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直接民主制分析及其启示——从雅典民主到卢梭的相关理论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松鼠和松果》教学一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
《两只鸟蛋》教学二
《乌鸦喝水》教学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
《两只鸟蛋》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两只鸟蛋》教学一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一
《影子》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