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颐和园》一课教学感悟
本课的第二课时就具体来感受颐和园怎样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了。课前做好了演示文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图文结合,每学习一处景物都出示相应的图片(幻灯片)。在了解仁寿殿这一处建筑时,先出示了殿内部精美豪华摆设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默读描写仁寿殿的这一部分内容,看看仁寿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旁边做出简单批注,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用笔画下来。对这一处建筑的了解是由老师带着学习和体会,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另外僠处建筑的了解是采取自学的形式,自己喜欢哪处就学习哪处,方法与学习仁寿殿的一样,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学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同时把课前查到的有关资料向同学们加以补充介绍。
由于学生们已具备批注的能力,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对每一处建筑的特点能够找出来,并能体会出课文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习作就是选择一处自己印象深的景点进行描写,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掌握了总、分、总的叙述顺序;详写和略写;用数字说明及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等,这些对这次习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原以为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却出乎意料地答得很好。比如:仁寿殿的特点应是充满皇家气派,我事先觉得学生说不出来皇家气派这个词,然而却说出来了。在学习长廊这一部分时,有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居然说出了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
另外,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每了解一处建筑时,都应该联系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这个总体印象。又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我找了很多图片来辅助教学,教法上比较陈旧,这一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组学习一处建筑,由学生们自己查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杀毒小霸王
- 信
- 寻找春天
- 爷爷教我顺口溜
- 喜临门
- 打靶
- 我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 来自网络的友谊
- 家乡的秋天
- 今天我当家
- 天灾无情人有情
- 100年后
- 我们班上的“知名人士”
-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
- 我爱好游泳
- 论美国法律文化的封建残痕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
- 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
- 法律作为一种学问法学理论论文(1)
-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威权型法到自由民主型法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人大职能的强化与转变法学理论论文(1)
- 公证制度与民法典法学理论论文(1)
- 二战后美国法对日本法的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 以史为鉴,试述德国法律发达之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 意思表示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走向宪法的中立原则(上)法学理论论文(1)
- 实证法学的新阐释与自然法观念陷阱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推理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2
-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6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7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杂谈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电脑住宅》难句解析等
- 《电脑住宅》词语
-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5
- 《电脑住宅》课文简说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3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2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