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搭石》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
《搭石》描写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课文语言质朴,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动,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风景”这个词,深入学习课文。
整堂课,我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让学生学习体验。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悟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并达到既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和作者“同命运、共呼吸”的境界。
一、结合问题,学习课文,感悟和谐美
风景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初读句子后,教师语言过渡: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出示填空:
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我还感受到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我还感受到了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 。
这一变化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教材“隐性资源”的开发,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中的“诗”味。操作时,教师再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学生对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有了更加形象的体会,从而感受到乡亲们的和谐美。
二、咬文嚼字,挖掘助人美
风景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体会句子时,我紧紧围绕老人放搭石时的心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感悟课文。
师:大爷您好,你这么匆匆忙忙地,要去哪儿啊?你为什么放下东西,在这里搭石?
生:……
师:大妈您好,你在找什么呢?我帮你找好吗?为什么还要在上面走几个来回啊?
生:……
师:哦,你想得真周到。
……
这一环节的处理,表面上看机械重复地围绕“如果你是老人,你为什么这么做?”稍显啰嗦。但细细想来,学生与文本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样咬文嚼字的研究,看教师有效地挖掘了文字背后的情感,利用文本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并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文章情、教师情与学生情三情合一,让情感共鸣于课堂。
三、拓展训练,升华心灵美
风景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
生:理当这样做的。
生: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做的?
师:什么道理?
生:尊敬老人。
师:乡亲们把尊敬老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那么文中的哪些事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生:……
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
搭石为作者家乡构成了一道风景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乡亲们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搭石”,你发现了吗?
说话训练: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搭石: 。
正是这些搭石,为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无数道风景。
围绕“理所当然”的训练巧妙地整合了文章中所有的人情美,既深化了课文,又进行了人文教育,可谓一举两得。拓展写话的训练,进一步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这就很容易地在学生心中产生具体的形象、引发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加工,进行新一轮的情感升华。
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因为是一堂研究课,所以在设计时,我想尽可能展示得全面些,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尽可能全面些的研究案例。正因为这样,课堂容量显得稍大,时间有些紧。
其二,作为一名工作才一年的新老师,如何既保证预定目标的达成,又恰当处理好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这是值得我认真思索的话题。
我的指导老师以及校领导对我本次课堂教学的指导与帮助很大,从她们身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也是收获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源于这里
- 童年的快乐
- 感恩
- 第一次与小狗亲密接触
- 酸甜苦辣话单车
- 智擒小偷
- 表弟有副女孩像
- 我和书的故事
- 学农日记
- “204”
- 难忘的“百岁寿”
- 我胜利了
- 弹冰
- 我的发现
- 我做奶奶的按摩师
- 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框架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 浅议高师钢琴学习者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创新服务-档案管理论文(1)
- 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档案管理论文(1)
- 中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规范比较
- 论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比较与改进
- 浅谈发电企业所属的多经公司如何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浅谈在探索中前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受托责任观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评价和控制
- 浅析汉字识别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档案管理论文(1)
- 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
-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人格塑造探析
- 探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论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论文(1)
- 理想信念名言集锦(下)
- 信念是一粒种子
- 理想信念名言集锦(上)
- 《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二课时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资料索引
- 诗的意象(上)
- 王家新 作家作品
- 《习作二 我的自画像》
- 关于诗歌的意象
- 《在山的那边》有关资料
- 成功物语(信念篇)
- 坚持到底的报酬
- 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名言
- 诗的意象(下)
- 《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