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自主阅读 以读代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自主阅读 以读代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在拼茶小学参加三年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借班上了一堂语文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到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之所在。然而,语文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语文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那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真正属于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血脉亲情呢?我想,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力求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作为出发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主阅读的情境,使每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入情入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读书感悟。这样,目的就会达到吧。在本课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阅读

课前,我让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白血病的可怕,骨髓移植的困难,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根据四年级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实际水平我只设计了两个层面的阅读实践,给足时间让学生真切的去品读课文,使学生能真正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并尊重他们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真正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读代讲、以情动人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阅读实践:第一个层面是初读整体感知;第二个层面是品读理解内容、感悟精神。在这个层面中采用了以读代讲、代说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个环节感悟到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和李博士的高尚精神。第一环节,默读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简单标注感受;第二环节,交流感受。在第一个环节开始和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我试图充分的发挥教师指导、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沉浸在对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感动敬佩之中,深刻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这样便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杂技表演
"一举惊人"的老鼠
第一次坐火车
垂头丧气 扬眉吐气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静夜思
成功的喜悦
我的表妹
我该怎么办
有趣的一节课
芭比娃娃
鼓励
小学生数学日记
夜晚文化广场一角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8)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5)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9)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4)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3)法学理论论文(1)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0)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知识产权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3)法学理论论文(1)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2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8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7
《画杨桃》同步辅导、作业设计1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西门豹》说课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1
《西门豹》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练习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西门豹》教学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