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超声波知识介绍

超声波知识介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超声波知识介绍

整理编辑

超声学是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或组成部分。它以研究超声在各种物质中产生、传播、接收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和应用为主要内容。声波属于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现代声学已涵盖了从10~4~1014Hz的频率范围,相当于从大约3小时振动一次的次声到波长短于固体中原子间距的分子热振动,即跨越了1018量级的宽广频段。

超声是指频率高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现代声学中规定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上限为2×104Hz。一般而言,人们通常所说的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而把频率高于108Hz的超声波称为特超声。在超声频段中,108~1012Hz频段的超声因与电磁波谱中的微波频段相对应,故又称为微波超声。

超声波传播一般具有一定的功率范围,传播方式不同,功率范围也不一样。连续波超声一般在毫瓦──几十千瓦范围。脉冲波超声可扩充为几分之一毫瓦──几兆瓦。相应地,从声强角度看,聚焦连续波超声在液体中,因受空化的限制,上限约可达几十千瓦每平方厘米;而聚焦脉冲超声在焦斑中心,甚至可达几十兆瓦每平方厘米。由于脉冲波超声具有更大的功率范围和更强的声强强度,现代超声应用如超声清洗、超声细胞粉碎大都采用脉冲波超声。

超声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物质中,均能有效地传播。不同频率、功率、强度的超声波,在不同媒质中,都具有其独特的传播特性及效应,因而也有其相应的研究内容及广泛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随着超声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超声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等领域,尤其在提取中草药成份方面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超声波特性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空化效应:

当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提取介质时,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介质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时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即空化现象。在超声场中液体中的微小气泡首先经历气泡的振荡及生长过程,既稳态空化;然后是气泡的压缩和崩溃过程,即瞬态空化。空化中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被破碎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提高了破碎速度,缩短了破碎时间,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超声波作用时其效果不仅取决于超声波的强度和频率,而且与被破碎物的结构功能有一定关系。由于提取介质中气泡尺寸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一个分布范围,所以超声波频率应有一定范围的变化,即有一个带宽。

2、热效应:

超声波在媒质质点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被媒质质点吸收变成热能,导致媒质质点温度升高,即超声波热学机制。气泡崩塌之后,泡内“热点”骤然冷却,冷却速度达108K/s。这相当于金属熔浆放入液氮的急剧冷却速率。

3、机械搅拌:

超声的高频振动及辐射压力可在气、液体中形成有效的搅动与流动,可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进入振动状态强化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空化气泡振动对固体表面产生的强烈射流及局部微冲流,均能显著减弱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磨擦力,并破坏固-液界面的附面层,因而达到普通低频机械搅动达不到的效果。

4、强化扩散:

利用超声振动及空化的压力、高温效应,促使两种液体,两种固体,或液─固、液─气界面之间,发生分子的相互渗透,形成新的物质属性。金属或塑料的超声焊接,超声乳化、清洗、雾化可归为此类作用。

5、乳化作用:

空化气泡闭合后产生的局部冲击波,可粉碎液体中的颗粒,使其细化;使结晶均匀;将较大、不均匀乳滴分散为微小均匀药剂(如医用造影剂、治癌药剂等);甚至可包括消溶血栓等作用。

6、凝聚作用:

超声振动可使气、液媒质中悬浮粒子以不同速度运动,增加相碰撞机会;或利用驻波使它们趋于波腹处,从而发生凝聚过程。烟道收尘、人工降雨可属此类。

7、机械粉碎作用:

利用高强度超声脉冲,可以粉碎人体内的肾结石和胆结石而不损伤软组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英雄豪杰——苏乞儿》有感
愉快的运动会
上学的烦恼
雨润凤山茶
家庭“主男”
读《“枇杷”不是“琵琶”》有感
一次难忘的秋游
猎人海力布梗概
给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
美丽的树叶头饰
愉快的体育课
书给我的启示和快乐
一场神奇的梦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有感
考试了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 蔡宗珍
让生活为思品教学注入活力
浅论明代小说中的诗词
谈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 隋丽娜
“自主习作”方能真情表达
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
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唐代语文学魅力
于漪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影响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向新课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与加强
左小文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让第一课时同样精彩 白小华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唐宋诗中的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