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1
激活文字 涌动生命──《触摸春天》第二轮公开课教学反思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作者以别于常人的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盲女的一个小小的动作,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所感动着。
课堂回放:
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学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今天老师就同大家一道走进文字的心灵深处,跟随安静去触摸春天吧!下面请几位同学接力读全文,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上课伊始,我将“竞争激励的机制”引入到了课堂,“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然后揭示新课。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课文中描绘的哪些画面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花香间流连──花丛中穿梭──准确地把手伸向一朵月季花──拢住了一只蝴蝶──放飞蝴蝶。接着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认真地读一读描写这幅画面的文字,想一想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吗?学生找读,感悟,旁注,老师巡视并个别指点;然后然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在进行交流。
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体会文本内涵。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这就是我的一节语文课,一个蕴藏着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比美妙的语文课。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清、精心契心,在语文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采蘑菇
- 美食历险记
- 雨中的一件事
- 我爱我家
- 快乐的暑假
- 图书馆的一天
- 游西塘
- 校园惨案
- 暑期日记
- 玩得真高兴
- 我的一天
- 我和书交朋友
- 游泳
- 妈妈,别偷看我日记!
- 我的小辫子还会长出来吗
- 试论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
- 试论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 浅谈基于CDIO的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 试析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
- 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创新
- 试析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
-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
- 浅谈基础会计课程德育渗透思考
- 关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 试析广西民族地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
- 试论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 试析“旅游美学”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 试析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
-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 《蜀道难》特殊句式
- 《蜀道难》课文导读
- 《蜀道难》结构分析
- 《蜀道难》主题思想
- 《蜀道难》课文评点
- 《蜀道难》的立意
- 《蜀道难》诵读提示
-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 《蜀道难》知识归纳
- 《蜀道难》写作特色
- 《蜀道难》鉴赏要点
- 《蜀道难》词类活用
- 《蜀道难》课文译文
- 《蜀道难》疑难解析
- 《蜀道难》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