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2
走进《桂花雨》随想
一、集体的智慧
9月20日,钱云涛老师确定执教《桂花雨》,参加武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优活动。语文学科组前所未有地安排所有的语文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刚接到备课通知时,我就随手拿过书,粗略地将课文读了一遍。说实在的,初读此文,有种感觉,如喝了一杯淡淡的绿茶,平淡无奇,说不上喜欢。为了能有效地参与到备课讨论的活动中去,我特地花了一堂课的功夫看教参,上网浏览……看着,思考着,品味着,慢慢地,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走进了那绵绵的桂花雨,体会到了摇花的乐趣,以及藏在字里行间里的浓浓的思乡情。
下午三点半,我很兴奋地坐在会议室里等待活动的开始。由于大家准备得都很充分,讨论的气氛很热烈,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老师认为“摇桂花”是件大事,要抓住其中的“乐”大做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的“乐”,还要感受到“摇桂花”对父母也是大事;有的老师认为作者和母亲想念的便是那故乡旧宅院里的金桂,它见证了一家人幸福的时光,正是因为过去了的,才那么值得回味:小孩子牵挂的是“摇花乐”,母亲记得用桂花泡茶、做糕点,父亲则为之舞文弄墨一回,这样其乐融融的感觉太好太好,就像一坛埋在地窖二十年的女儿红散发出甘醇的味道……有的老师认为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篇看似简单的文章,被大家这么细细一嚼,嚼出了味道,这也许就是品过一杯上好的绿茶之后口齿留香的感觉吧。
二、个人的风采
几天后,接到通知,钱云涛老师准备试上了,让我们有空课的去听课。刚走进多功能教室,就看到钱云涛老师从容地站在了讲台上。没过多久,上课铃声就响了。随着一段复习导入之后,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了。我好长时间没这么细细地听她上课了,突然间发现她显得比以前更加成熟了:她那娴熟的掌控课堂的能力,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的能力,都是那么的炉火纯青,而且每一个细节是那么的精致;就算看似随口说出的评价语言也是那样的考究,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居然不露痕迹地、巧妙地、十分得体地将文章中的一首七言绝句镶嵌在了对学生的评价之中。听着她的课,都忘记了写听课笔记了。
过后,我在想:别人能帮你分析教材,能为你出谋划策,但始终不能代替你来上课。所以,课备得再精彩,如果自己无法驾驭课堂,没有教学的艺术,就很难上出一堂好课来。上一堂课,其实就是在展示自己的风采。而这风采,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来源于自身不断的追求。
三、自己的思考
经历了这次完整的语文教研活动,我就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其实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反思和锤炼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一群年轻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人进步了,有的人落伍了,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人的价值观在左右着人的思想行为。只要努力就有回报,把课上好了,一方面把学生教好了,体现了个人价值;另一方面自己也进步了。反之,如果是混日子,那么不仅是误人子弟,而且也是在误已啊。因为当今社会优胜劣汰,如果到被时代淘汰下来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做一个利已利人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颐和园导游词
- 因为选择不同
- 养蚕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豆子
- 观察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胜似亲人
- 可爱的小猫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再逢中秋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会议纪律
- 工作会议礼仪
- 先进性会议记录
- 研讨会会议通知
- 会议制度
- 后勤会议制度制定
- 国际职业秘书协会(IAAP)
- 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 会议通知范例
- 会议礼仪知识
- 先进性会议制度
- 协会会议制度
- 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招生简章
- 环境会议通知
- 全过程会议礼仪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春天在这里》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春天的图画》
- 《春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