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3
《开国大典》评课
【课堂实录】
一、顺学而导,巧示课题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特殊的日子。
板书:
1949年10月1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特殊在哪呢?
生: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再写个特殊的地点。
板书:
北京。
生:这是我们的首都。
(师评:说得对。北京是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啊!)
师:最后老师要写的是“开国大典”。请大家注意“典”字。
指名生读课题。
师:同学们,试着来说一句话,这句话中要有这3个内容。
师指板书:
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
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指名2人。)
师:再说一句话,在刚才的基础上,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
生1: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点拨:大典就包括盛大的意思。)
生2:1949年10月1日,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生3:1949年10月1日,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带着一份隆重,一份庄严,再读课题,谁来?
指名──齐读(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二、感知整体,梳理学路
师:开国大典场面大,参加的人员多,要写好不容易。现在请同学们翻到26课,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开国大典写了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生默读课文,指名交流,师梳理板书。
师板书: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三、读中感受,提升能力
师:轻声读读3个场面之前的内容,大典之前哪些内容必须要写?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生1:地点和出席的人员应该要写。
生2:还有会场的布置。
师:通过读,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
(师生合作读。)
师:谁能读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心情。
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男女生交换。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读好它。
齐读:到了正午,人们……
师: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
师生合作读的同时,师简笔画会场的示意图。
(边合作,边指导学生读好关键词“高高耸立”等……)
师:看着图片,读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
(生自读。)
师指名1人到黑板前看着示意图介绍开国大典会场的布置。
师:人们有的焦急期盼,有的激动万分,下午3时,典礼终于开始了。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
生: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肯定会有一节映入你的眼帘,抓住这一小节,加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老师叫停才停。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指名交流。
生1:交流第6小节。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节?
生1:因为毛泽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师评:“宣布成立”是让你最有感受的。谁再来读这一节!
指名读2~3人。
师:接着毛泽东宣布──……成立了!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2遍。)
男女生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谁来读第7节(指名1生读)
师生合作读第7节,同时画中国版图,帮助学生了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间”等词。
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 师读毛主席的宣告,男女生背第7节。
师:激动吗?有话要说吗?
生(情绪激昂):毛主席万岁!
师:一起来!(生齐说)
观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录像。
师:这两部分的内容放到下节课去学。
四、巧设语境,总结升华
师:如果你是一位新闻记者来报导开国大典的过程,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稿,哪些内容不能不写?
生1:时间地点。
生2:参加人员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
生3:会场的布置。
师点拨:要抓住重点,简洁些。
师: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来不及写,就来交流交流你的新闻稿题目吧!
(生略做思考后交流。)
生1:新中国成立了!
生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生3:啊,中国!
生4: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生5:激动人心的一天!
师:此时,老师也是心潮澎湃,我也用一个题目来表达:开天辟地的一天啊!
【评析】
听完卢雷老师上的《开国大典》,想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光芒四射、耐人寻味”。
1、卢老师自身素质高,扎实的语文功底:
他很适合上《开国大典》这一课,他的语言很有感染力。他更是一位有激情的教师,使得学生有朝气,有力量,有学习的感觉与热情。
2、课文的导入相当精妙:
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事件,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情绪带入了课堂,并不失时机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将写作训练融于课堂教学。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写作。“开国大典可不好写啊。”“有哪些是不得不写的?”一方面理清了课文内容,一方面灌输了如何去写这类文章的方法。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太浓了。好!
3、课堂中的“读”很充分:
教师在教学中的读的指导很得法。将朴实无华的文字变成了激情四射的情感、体验。师生的互动情乳交融。教师善于对课堂氛围的渲染,多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会场布置部分应该说是枯燥的。而卢老师别具匠心,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读并帮助记忆。好极了!
4、对于媒体的运用,卢老师用得“恰到好处”!连放两遍开国大典的场面以及毛主席的庄严宣告,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无比激动的情感一泻而出。这样的环节设计太棒了!
为卢老师喝彩的同时,我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好好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节有趣的课
- 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感
- 二十年后再相会
- 可爱的小狗
- 激情夏日
- 胆小的我
- 假如我有一根魔术棒
- 秋天
- 笔直走,转弯狗
- 在白天感受黑夜
- 快乐的游乐场
- 我的妈妈
- 可爱的家乡
- 一件委屈的事
- 爱的力量
- 英语常规检查总结
- 组党员测评小结
- 团委调研部工作总结
- 财务总务工作总结
- 小学暑期集训工作总结
- 教师晋职工作总结
- 预备党员测评小结
- 大学调研部工作总结
- 创建“文明礼仪”特色班总结
-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总结
- 义务支教活动总结
- 社会思品教研组总结
- 城管大队工作总结
- 行政工作总结
-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课题研究
- 从《冬月》的翻译看“风韵译”中的创造因素
- 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 罚金刑问题和对策(1)
- 析破产程序中的撤销权(1)
- 关于慎用逮捕权(1)
- 英语影片字幕的翻译
- 论析化工案例分析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 浅谈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论市场经济下的依法理财
- 把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让错位的角色复旧其位
- 中国财政体制变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互关系的研究
- 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降解Cr(VI)中的研究
- 《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 《唯一的听众》
- 《穷人》教学设计2
- 《唯一的听众》教学后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 《唯一的听众》听后心得
-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
- 《唯一的听众》中的阅读评价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 《穷人》续写有感
- 《别饿坏了那匹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