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教学《开国大典》的片段反思
师:出示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同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大家细细读读《开国大典》里的这段话,体会句子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读、体会、想象。)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他人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指名朗读句子,其他人闭目想象。)
师:谁说说,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
生: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生: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 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喊啊 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其他学生发言略。)
【反思──教会联想】
人们脸上的兴奋,人们心中的激动,是再怎样描述也不过分的。但是学生仅仅从作者提供的 句子,还是难以深切感受的。
但从上述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对人们无比激动、无比高兴的感悟是深刻的、形象的、真切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抓住了课文中集中表达人物情感的重点句子,借助想象,显化形象,物化情感,从而使学生借助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感受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言的感悟。儿童认识长于感性,侧重于形象思维。小学生阅读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那美妙的景色、丰满的人物、真切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凭借联想,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视像,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并进入语言的形象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客的“直观”感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形象,但其形象是隐含的、潜藏的,如果不引导透过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创造形象,那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学生就难以得到具体的感知和深切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就要求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看。这样,在学生眼前,是丰富的语言形象:城市里“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农村中,“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个个激动万分”;学校里,人们“挥着彩带,放着鞭炮”;……这些形象,包含看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溶解,对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内涵的体悟。这样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和形象的原始积累,并在与新的知识进行重构、重组及与学生语言、学生情感产生碰撞中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创造新的形象,从而使句子的内涵变成具体的形象在眼前显现,化作了真切的情感在心中涌动。
可见,对一些蕴涵丰富形象的词句,可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表象。使语言与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联系,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这样,当学生凭着作品语言,跨越广袤空间去神游时,作品就成了学生心中美丽的画卷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篇日记
- 和邻居一起打羽毛球
- 胖乎乎的小手
- 可爱的我
- 爱护花草树木
- 妈妈生病了
- 春雨
- 我想去大海边看看
- 三八节,我给外婆送份礼
- 家有喜事
- 美丽的洪泽湖
- 我们去春游
- 妈妈病了
- 游莲花湖
- 读《南瓜房子》有感
- 软瓷饰面砖作为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层的性能
-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分析和研究
- 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
- 废不锈钢的主要来源
- 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声屏障的设计要点
-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
- 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
- 消除水泵振动危害的技术
- 大气污染源监测分析方法
- 开展清洁生产的目的意义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减振降噪技术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
- 用活性炭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机理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三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六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七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五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五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八
- 《两只鸟蛋》教学实录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A、B案
- 《两只鸟蛋》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