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白杨》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这“诗意”不是别的,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正是这浓郁的诗意,扣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那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情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军旅歌曲《小白杨》,知道是谁唱的吗?歌中是借小白杨来比喻谁呢?

生:借小白杨来比喻边防军人。

生:借小白杨来比喻边防战士。

师:你们真聪明,像这种借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写法叫借物喻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白杨》也采用了这样的写作方法。那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播放戈壁风光。)

教师动情的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在如此荒凉的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排排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去欣赏一下戈壁白杨的风采吧。(多媒体播放白杨)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白杨说点什么呢?

生:白杨树,你的身形真优美

生:白杨树,你的生命真顽强。

生:白杨树,我要学习你不怕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

生:我要学习白杨树无怨无悔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乐观生活!

师:孩子们,你们的发言真让人感动。那文中的爸爸和孩子们是怎样谈论白杨树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并把爸爸的话多读几遍。


【片段二】

学习课文12小节,领悟白杨的内在品格。“白杨树出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用读来表达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

(指名朗读12小节,然后大屏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

“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本性正直)

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这句话写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

(生命力强。“哪儿……哪儿……”)

小结:

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

指导感情朗读。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

(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是……”)

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

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小结:

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崇敬)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朗读12小节。


【片段三】

师:多少边疆创业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流传有这么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呀!孩子们,新疆有许多的“白杨树”,我们身边也有“白杨树”,你想到了谁呀?

生:校园的清洁工人──

生:无数建筑工人──

生:老师,我们辛勤的园丁──

生:我们,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白杨。

(掌声雷动)

师: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在“大白杨”的关怀教育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哪儿扎根。同学们,你们能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来赞美你想赞美的人吗?

生:能!

(在《小白杨》的旋律中结束新课。)


【评析】

《白杨》一课教学,我通过多媒体画面的运用、音乐的渲染、诗意的描述创设情景,为师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的桥梁。教学中,我注意了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忌平淡无奇,在教学白杨内在品格时,我通过小组讨论,体会感情,描述渲染、感情朗读四个步骤掀起教学高潮。结束时我让学生由边疆的白杨联想到身边的“白杨”,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赞扬性语言激情昂扬,教师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发生共鸣,力争达到“入境”、“悟神”的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老师
梦游太空
假如我是设计师
四神争霸
100年后的地球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你喜欢上这样的课吗
亲子节
诚信在我们的身边
奇妙的梦
我真想……
十年后的我
吹泡泡
和人比力气
商法概念多维性研究(1)论文
中世纪商法的形成及背景分析(1)论文
基于可视化参数的永磁直流微电机壳环切模具设计
PLC 机械手自动控制设计
卡通饮水机底座产品完善及注射成形模具设计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运用课程系统建构
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计算机选修课程特点与问题探究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
浅论商法的商业保护原则(1)论文
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
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家庭服务机器人
论商法的发展与信用机制建设(1)论文
论交易信用的商法维护(1)论文
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
引导孩子质疑,激发其求知欲──《桃花心木》教学后记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我上《桃花心木》
让课文走向生活──《桃花心木》教后记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桃花心木》心育设计与实施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合作质疑”教学《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教后记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不定关怀,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教学随想
愚者千虑,总有一得──《桃花心木》教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