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白杨》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这“诗意”不是别的,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正是这浓郁的诗意,扣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那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情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军旅歌曲《小白杨》,知道是谁唱的吗?歌中是借小白杨来比喻谁呢?
生:借小白杨来比喻边防军人。
生:借小白杨来比喻边防战士。
师:你们真聪明,像这种借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写法叫借物喻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白杨》也采用了这样的写作方法。那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播放戈壁风光。)
教师动情的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在如此荒凉的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排排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去欣赏一下戈壁白杨的风采吧。(多媒体播放白杨)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白杨说点什么呢?
生:白杨树,你的身形真优美
生:白杨树,你的生命真顽强。
生:白杨树,我要学习你不怕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
生:我要学习白杨树无怨无悔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乐观生活!
师:孩子们,你们的发言真让人感动。那文中的爸爸和孩子们是怎样谈论白杨树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并把爸爸的话多读几遍。
【片段二】
学习课文12小节,领悟白杨的内在品格。“白杨树出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用读来表达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
(指名朗读12小节,然后大屏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
“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本性正直)
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这句话写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
(生命力强。“哪儿……哪儿……”)
小结:
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
指导感情朗读。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
(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是……”)
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
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小结:
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崇敬)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朗读12小节。
【片段三】
师:多少边疆创业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流传有这么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呀!孩子们,新疆有许多的“白杨树”,我们身边也有“白杨树”,你想到了谁呀?
生:校园的清洁工人──
生:无数建筑工人──
生:老师,我们辛勤的园丁──
生:我们,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白杨。
(掌声雷动)
师: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在“大白杨”的关怀教育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哪儿扎根。同学们,你们能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来赞美你想赞美的人吗?
生:能!
(在《小白杨》的旋律中结束新课。)
【评析】
《白杨》一课教学,我通过多媒体画面的运用、音乐的渲染、诗意的描述创设情景,为师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的桥梁。教学中,我注意了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忌平淡无奇,在教学白杨内在品格时,我通过小组讨论,体会感情,描述渲染、感情朗读四个步骤掀起教学高潮。结束时我让学生由边疆的白杨联想到身边的“白杨”,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赞扬性语言激情昂扬,教师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发生共鸣,力争达到“入境”、“悟神”的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制作
- 未来“电灯”
- 我与部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妈妈的爱
- 梨
- 我是小小导游
- 春天
- 春天来了
- 书法比赛
- 夸家乡
- 我爱美好的春光
- 春天的脚步
- 课间一事
- 夸家乡
- 绘画比赛
- 贺信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 题词的范围和对象
- 贺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
- 欢送词的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 欢送词的分类和特点
- 湘潭师范学院向新生致欢迎词
- 为庆祝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
- 欢迎香港驻军文艺演出队慰问演出的讲话
- 单位贺信
- 题词的语言形式文体要求
- 同志结婚仪式之结婚仪式程序
- 祝贺姐姐生女的贺信
- 欢送词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 欢送词的用途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对同学的欢送词
- 重构城市与交通发展新格局
- 《塞维利亚理发师》的创作述评
- 巴赫的音乐神学
- 试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分析
- 当代电子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 浅谈合唱的基本训练
- 关于液化天然气道路运输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交通仿真研究
- 浅论建构盛义学习理恰对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导作用
- 浅谈歌曲手风琴的即兴伴奏
- 独具特色的京族乐器
- 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
- 浅谈石武客专史凹特大桥悬臂浇筑施工法
- 论左权民歌的渊源与独有特色
- 浅谈西方现代音乐个性的传统溯源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 《称象》学案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教案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