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30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下阕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在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正在趴着剥莲蓬。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四人一小组各抒己见,还有的同学拿着书在“指手划脚”、“激昂陈辞”(听不清在说什么)。最后学生竟自由分成了三个小分队。
师:(抑扬顿挫)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同学们畅所欲言吧!
生:(迫不及待)我们这一小组都喜欢大儿子,因为我们觉得他最值得我们喜爱。
师:(饶有兴趣)为什么呀?你们不会是想当“老大”吧?
(特别加重“老大”两个字。众生笑。)
生:(挑战似的)对呀,你要说出你的理由啊!
生:你们看,(指投影)大儿锄豆溪东。从图上看,豆子地离家较远,大儿子却早早地来到地里除草。天气那么热,他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歇息一下。大儿子那么勤劳,能吃苦。所以我们这一组喜欢他。你们说,我说得有道理吗?
生:同学们看,这块豆子地面积还不小呢,大儿子一直在除草,说明他很有恒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生: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发扬这一光荣传统!
师:(赞许地点头)你说得太好了!大儿子真能干!不愧是家中的“老大”!(竖起大拇指)不过我想,二儿子一定也不赖吧!
生:(理直气壮)老师,快到我们这一组来坐。(跑到老师跟前拉老师,师坐到其小组内。)我们这一小组认为二儿子最值得我们喜爱。因为,(看板书)中儿正织鸡笼,他没有哥哥力气大,所以没有去除草。但他在家里编织鸡笼子,然后挑到集市上去卖,贴补家用。你们看,他编的多认真啊!请大家想想,他小小年龄,要到河边割藤条,回来还要整理挑拣,才能用来编制鸡笼,我们认为他有技术,有头脑,是个难得的人才,更是个难得的好儿子!
生:说得太有道理了!他家的篱笆墙也许就是他一手设计加工的。我想,如果他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个装修行家!瞧!那花纹多有特点啊,又美丽有精巧!
(小组成员鼓掌。)
生:他编制好的鸡笼第二天一大早还要早起挑到十几里远的集市上去卖。他多辛苦哇!我想,他的父母一定最喜欢他!
师:你们可真会想象,你把二儿子说“活”了!
生:(胸有成竹)这么说,三儿子就没有可爱之处了吗?同学们听,溪头卧剥莲蓬。他虽然没有锄豆,也没有编制鸡笼,但他独自趴在小溪边剥莲蓬。这说明他很懂事,既没有缠着父母闹,也没有给哥哥捣乱,我猜他只有三四岁光景吧,能自娱自乐,真不简单!
生:小儿子不光是剥莲蓬自己吃,我想他会捧着剥好的莲蓬籽送给哥哥们吃,还会顽皮地塞到父母嘴里呢!家里有了他这个活宝,他的亲人不知有多开心呢!看到他,我仿佛也回到了那愉快的童年。
师:那老师只有羡慕那对老年夫妻的份了。
(全场哄笑。)
【教学反思】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抛出的问题看似简单而无聊,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教师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而是直接问“你最喜欢哪个儿子?”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然后陈述自己的理由。表面上看好象是题外话,是和学生们聊天,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继而自己再去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体现。学生不仅理解了词的内容,而且组组都恰当适度适时地结合插图,引发想象。同时,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学内容已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变成了一幕温情的家庭短剧。教师几句简洁明快、风趣诙谐的穿插与过渡,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盎然。
这则案例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平等对话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绿色通道。”所以在对话过程中留出一片让学生尽情与自己的经历,与文本,与人本,与作者对话的写意空间,静静地点拨,循循地导航,便能把开启心灵、开启智慧的金钥匙交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在对话中成长、成才,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你喜欢上这样的课吗
- 假如我是设计师
-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 四神争霸
- 亲子节
- 奇妙的梦
- 100年后的地球
- 梦游太空
- 吹泡泡
- 十年后的我
- 月
- 假如我是老师
- 和人比力气
- 我真想……
- 诚信在我们的身边
- 论交易信用的商法维护(1)论文
- PLC 机械手自动控制设计
- 浅论商法的商业保护原则(1)论文
-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运用课程系统建构
- 商法概念多维性研究(1)论文
- 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 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
- 论商法的发展与信用机制建设(1)论文
- 中世纪商法的形成及背景分析(1)论文
- 计算机选修课程特点与问题探究
-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
- 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
- 基于可视化参数的永磁直流微电机壳环切模具设计
- 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家庭服务机器人
- 卡通饮水机底座产品完善及注射成形模具设计
- 我上《桃花心木》
-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桃花心木》心育设计与实施
-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 不定关怀,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教学随想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合作质疑”教学《桃花心木》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引导孩子质疑,激发其求知欲──《桃花心木》教学后记
- 让课文走向生活──《桃花心木》教后记
-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 愚者千虑,总有一得──《桃花心木》教学随感
- 《桃花心木》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