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变阅读为“悦读”──《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也许因为我的语文教龄不长,所以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就少了许多束缚,语文课上更能体现新的思想。
今天,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儿童诗两首》,一首是《我想》,这首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另一首诗是《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两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节课,我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没有课件演示,我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脑海中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愿望,最喜欢哪个画面,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有自己的补充和拓展。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再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我觉得这才是美妙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可能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了,可能过于注重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按图索骥式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并不恰当地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殊不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那些文学性较高的叙事类、抒情类文章,应该十分重视和引导孩子展开个性化的审美阅读,通过反复诵读,启发他们在学文识字、感悟积累语言的同时,设身处地与作品里的人物进行对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启发他们寄情于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对号入座”式的解读作品,或机械地以所谓的“直观”的图画、景物等来影响、干扰或替代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悦读”。
语文课堂就应是学生快乐的天地,就应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就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应让学生走进自信的大门。教师就必须重视朗读、重视指导朗读的方法、重视创设朗读的情境,真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美丽风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的老师
- 小鸟的新家
- 美丽的小雪花
- 秋游
- 可爱的小鸭子
- 我的大猩猩玩具
- 第一次办黑板报
- 消灭作业怪兽
- 我的爸爸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爸爸“欺负”我
- 稻谷飘香时
- 欢庆
- 小花猪是个唱歌小明星
- 踢足球
- 乒乓球比赛部署
- 赏诗会活动课方案
-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
- 小学三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 中班2011年6月家长会主持方案
- 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府环境创优方案
- 村级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意见
- 网络公司企划方案
- 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实施意见
- 成立旅游公司整体方案
- 2011年文明素质教育实践方针
- 乡政府党建工作要点
- 开发区安全生产百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
-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 企业加强生产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方案
-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1)论文
-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 广播电视文艺沉思录
- 计划生育与村民自治制度关系研究
- 宪政中国的路径选择
- 关注百姓命运,珍重平民情感
- 论知识产权的民法传统和现代性(1)论文
-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
-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论文
-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 美丽新定义——关于李宇春的审美交锋
- 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问题检讨(1)论文
-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与病人处分相关最新判决(1)论文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静夜思》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静夜思》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静夜思》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静夜思》教学建议
- 《小小的船》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静夜思》教学设计6
- 《静夜思》教学设计8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