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
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图片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二、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
我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对“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三、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
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四、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春天
- 脚印
- 布娃娃
- 威风的喷火龙
- 赚书记
- 神奇的皮卡丘
- 我为妈妈做点事
- 我教你做杯子
- 当大人也不容易
- 我的“七仔”
- 赞美小雨点
- 找春天
- 帮助
- 圣诞老人的礼物
- 我看《爱的教育》
- 浅议音乐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 探讨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 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 让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响起
- 浅析中国舞蹈行业创新发展模式
- 浅析从流行音乐进课堂入手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 怎样练习音阶和练习曲
- 论古筝的定弦与调式音阶的创新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 民族音乐在音乐市场的传承思考
- 音乐史写作:艺术与历史的调解
- 《丑小鸭》片断赏析
- 《笋芽儿》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
- 《一分钟》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欢庆》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称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