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借船”的诸葛亮聪明吗?──一节研讨课的收获

“借船”的诸葛亮聪明吗?──一节研讨课的收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借船”的诸葛亮聪明吗?──一节研讨课的收获

课程改革以来,一切都在变。这不,一种新的校本教学研究方式也应运而生:课堂即席研讨。这种研讨课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研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课的教师有问题可以停下来,向大家咨询或研讨;听课教师有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走上讲台,组织教学。

我有幸参加了这样的一节语文研讨课,收获颇丰。

那天,学的是《草船借箭》,参加研讨的一共有二十位教师。

课堂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学到向鲁肃“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可也有一部分认为这件事本身非常平常,不同意,一时双方难分高下,争得面红耳赤。

教师一时也没了办法,于脆停止了教学,开始向听课教师诉说苦衷:“现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一争起来没完没了,常常弄得我没有办法。这个问题我又解决不了了,你们谁来操作一下?”教师这么说,学生的讨论也停止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这时本次研讨课的主持人教师站了起来,“类似的问题我们常常遇到,现在就这一问题我们进行研讨。大家想一想,可以畅所欲言。”

讲课的教师走下了讲台,站在了一角。

一位教师站起来,“张老师,我觉得你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现在对‘神机妙算’这一个词理解得不深刻。”

“那你试一试。”主持人发出邀请。

“行!”这位年轻的教师也不推辞,走上了讲台。

师:“同学们,什么叫神机妙算?”

生:“就是非常聪明。”

师:“仅非常聪明行吗?”

生:“就是特别特别聪明,就像神仙一样。”

师:“对了,有着非常聪明的才智,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同学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生:“同意。”

“好!”教师非常满意,“那你们看,诸葛亮知道鲁肃忠诚,所以大胆地向他借船,没有聪明的才智能做到这一点吗?”

原以为这样一引导,学生就没有问题了,可是反方并不认账,“我不同意,”学生非常坚决,“预见大雾、预见曹操不敢出战,这确实高明,但借船不算,因为都知道鲁肃老实,不打小报告,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

一时间,学生又开始争论,几个回合下来,不但没有说服学生,连上课教师自己也被绕糊涂了,摇着头走下了讲台,“不行不行,我想简单了。”

又一位教师站了起来,“我认为这是学生不了解三国的全貌,你看这样行不行。”说着她走上了讲台,“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吗?”反对意见最大的同学摇了摇头。“我建议你有时间的话,看一看这本书,你如果全方位地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你可能就理解了。”

学生还是不服气,“在我们的同学中,我都了解谁的嘴牢,谁的嘴不牢,也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也是神机妙算了……”

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这时,一位教师站了起来,大声说,“我认为这个学生的回答本来就是对的,你们非要进行辩论,其实这不能算在神机妙算之列。”

此话一出,教室一片哗然,不少教师立即反对,“诸葛亮三借太聪明了,借船、借天、借箭,怎么不算?”

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教师辩论,学生不说话了,睁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教师。

这时,一位一直没有发言的教师站了起来,声音不大,但观点非常新:“听着大家的辩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样的辩论有没有价值?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不要结论,给学生教会个什么?”

“我觉得这正是改革的热点。课堂上我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非常头疼,事实上,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也不能没有答案吧!”

“我觉得答案是要有,但是不是有必要将学生领入我们事先设定的框框当中:借船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或不能说明,读者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再者说了,我们何必要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教师们都陷入深深的思考。

“如果你上,你怎么上?”突然有人问。

“我试一试”,她也走上了讲台,问这个同学“周瑜对诸葛亮有一个评价,‘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诸葛亮。’你觉得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对不对?”

“对。”

“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说了自己的理由,惟独没有讲“借船”的事。

“这就行了”,这位教师双手一摊。

“不要标准答案了?”教师们似乎都不理解,“这就是改革?”

这时,不少人将眼光转向了我,“李老师,”主持人笑着对我说“大家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没想到将矛盾交给了我。我也被这种浓浓的研讨气氛所感染,于是,也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既然是研讨,我也谈谈我的观点。我一直在思考最后一位教师的意见,我们真的有没有必要这么注重‘标准答案’?现在主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倡创新,尤其是语文学科,怎么体现这些变革我也只是思考,一直没有答案。”

“李老师,如果让你讲,你怎么办?”开始挑战我了。

我也是语文教师出身,今天研讨的气氛这么好,于是我没有拒绝,走上了讲台,但心中也确实没有底。“我也没有主意,但我有一个建议,搞一次研究性学习。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的特点。”我分别写出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大家先自己总结,然后互相合作一下,看一看意见有什么不同。”学生开始合作了,我叫了三个小组,将自己的观点写在了黑板上:

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心眼小;鲁肃:好心;曹操:愚昧。

诸葛亮:聪明;周瑜:喜欢妒嫉人;鲁肃:忠诚;曹操:也很厉害。

“这是大家的理解,事实上你们的理解不一定完美、准确,如果要想真正了解这些人物,就应该仔细地读读《三国演义》这本书,自己选择一些个课题,研究一下。”

学生非常高兴。

下课了,我到了校长办公室,一坐下,校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课程改革以来,什么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研讨课的认识也大不一样了,过去像这样的活动,只是大家坐下听一听,最多再评一评也就行了,像这样课堂中间进行研讨是不可思议的事。”

“这样的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完整了吗?”我打住了校长的话。

“是的,我们的目的就是研讨,其开始就在于关注完整,只研讨一个关键的环节。”校长一笑,

“要不怎么叫研讨课呢?”

“这样的研讨最后也没有结果,这怎么办?”

“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想课程改革也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吗?我们的研讨虽然没有结果,但却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我们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思考比答案还要重要。”

“教师能接受吗?”

“开始时都不好意思,也不习惯,于是我们环节干部先上台,做靶子,组织研讨,在学习中,大家都感觉这种方式效果好,现在也就慢慢推开了。开始时,学生有一点不适应,一会儿你讲,一会儿他讲,这是干什么?但现在学生也基本适应了,他们有时也参与进来,学生也评价这个教师教的好,那个教师教的不好。希望这样讲或那样讲,非常有意思。”

说着,校长激动了起来,讲了这样一件事:“以前两位教师有矛盾,关系比较紧张。可她有一次意外地发现这两位教师也在共同研讨一节课,你讲我讲,非常融洽。课后,校长问其中一位老一点的教师,‘当把你从讲台上请下去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这位教师惊讶地望着校长,‘这很平常呀。我年龄大了,接受新事物比不上人家年轻人,不学习能行吗?这样交流收效特别大,我感谢她们还来不及呢!’”最后校长非常感慨地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体会到什么叫真诚!改革让人的胸怀比天空都广阔!”

谈话就要结束了,我问了校长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组织好这样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

校长想了想,认真的说,“至少得有两个要素,首先得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让大家都敢说话,敢参与;其次得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能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后来,我们在一起又对这次“三国”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一个月后,我又来到了这个班,孩子们一见我,立即拿出自己的研究报告。我顺手拿过一本,这是一名叫蔡姬娜的同学写的:她给自己的报告取名《认识三国演义》,呈半圆形,标题下面画着关羽、张飞,非常威武。

打开第一页,是目录;第二页,是人物介绍,非常有意思:吕布:非常骄傲;刘备:非常执著;陈宫胆小;曹操:非常贪心;曹洪:小心眼;曹植:聪明沉稳;曹丕:胆小……

第三部分:新学的生字和三国中的成语如开怀痛饮、横行霸道、勃然大怒……一共六十多个。

第四部分:三国中的人物:除了众所周知的张飞、刘备外,还有蒋干、董卓、张角、王允、纪灵、孙坚……

第五部分:重点人物介绍,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沛国谯县人,他二十岁左右,在洛阳当了一个小官,叫北都尉;

第六部分:三国出场人物表,刘备、张飞、关羽、董卓、吕布……

我又打开了第二本:同样也是研究三国,基本内容差不多,但也有区别,如他将人物按照国家分类,并且分析了人物间的关系或职务:如刘备(先主)、张飞(刘备义弟)、赵云(大将)、徐庶(军师)、糜竺(主谋)、糜芳(刘备小舅子)、廖化(大将)、关平(关羽之子)、姜维(军师兼大将)……一共184位。

在人物性格分析方面也有所不同,曹操:奸诈;曹洪:忠诚;曹植:聪明;曹丕:毒狠……看着同学们的研究报告,我真正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潜力。我找到了那天执意坚持“借船看不出诸葛亮聪明”的同学问,“你现在对诸葛亮有什么看法?”

“诸葛亮太聪明了,太厉害了。”

“你现在觉得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的聪明?”

“能!那天我们没有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是三国中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全部看完后,觉得诸葛亮真得非常了不起!”

一节看似无结果的课不就有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
筷子
窃读记
抗震救灾
我家的一员——露露
饥饿的弟弟
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班上的小能人
弟弟,你错了
演讲中受到教育
老师让我爱上了
快乐母亲节--卖花
辣气四溢的同桌
我爱家乡的梨树
拍照前的准备
租房协议书范文
写字楼租赁合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书
拆迁补偿协议书
民事赔偿协议书
食堂承包协议
顶岗实训协议
公司合并协议文本
不动产附买回条件契约
销售代理协议书
法人型联营协议书
安全协议书
荒山开发承包合同书
协议书范例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
翻译标准的双向系统
论图式理论对新闻英语翻译的影响
论英语典故与习语的来源与翻译
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市场与反市场的两类不同问题民法论文(1)
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法律制度研究民法论文(1)
动物词在汉英文化中的喻义及其翻译
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变革的思考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零翻译漫谈
论地方财权的确立及预算法的完善
翻译中理解障碍问题分析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
走进化学新课程 用好化学新教材
《草原》教学设计1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一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之一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祖父的园子》
《草原》教学设计4
《草原》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设计3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之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