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
【课题的选定】
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
我们年级组的老师认为,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在客观上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也为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年级组决定把这次的教研课题定为高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下略读课文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教学?为教师改进略读课文的教学提供借鉴,从而发挥略读课文教学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通过我们集体备课研究,我们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
3、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所以,我们初步确定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结构性强,全篇用一个“野”字概括出索溪峪的特点,然后分别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每段也是先概括出特点,然后再具体描写山如何野,水如何野、动物如何野、游人如何野。在具体描写中用语丰富、准确,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等。针对本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课型特点,课文自身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我确定出本课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奥、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祟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1、从课题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之法
3、选段赏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作者心情,领悟表达之法
4、拓展。
〖设计中的困惑〗
在备课中,在处理如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不知道在教学中要不要把本课的表达方法: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这个概念)在教学中提出来,后来经过和同组老师研究,决定还是在教学的最后把这个概念提出来。
【教学反思】
1、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这节课上得意犹未尽: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言优美,虽然在教学中,我已经放手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来体会索溪峪的“野”,但这篇课文毕竟不是精读课文,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个重点段(山“野”)来进行重点欣赏,那么喜欢其他段的同学就没有得到充分的朗读欣赏。因此,上完这节课后,“长篇幅的略读课文如何在一节课内来完成?”是我们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我上完这节课后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和同组老师研究后,制定了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却并不好,给人感觉出来得有点突兀。上完课后,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如果在学山“野”这段时,问学生,这段主要写什么?你是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的?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这就是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这样可能比在课文最后提出要好一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件事使我感动
- 钉钮扣
- 我看到妈妈健康的身体真高兴
- 青苹果笑了
- 缅怀革命先烈争做世纪新人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野象奇遇记
- 我爱故乡的香蕉
- 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
- 共庆“六·一”
- 保护野生动物
- 告别反派角色
- 我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孩子
- 从无知的我到聪明的我
- 照片上的故事
- 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 民俗: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 关于人文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 试论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
-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
- 论高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观照
- 论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
- 浅析学校知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 论农村教育分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
- 以有形把握无穷
- 论英国专业教育研究
- 实施新《纲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的新体育观
- 论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几点思索
- 论德国政治教育的目标、属性与绩效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疑、探、悟、品、说──《索溪峪的野》教学设想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 《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
-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索溪峪的“野”》案例分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随感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 追求“丰实”的教学──《索溪峪的“野”》教学有感
- 野味十足的自然美──解读《索溪峪的野》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解读《索溪峪的“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