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一点赏析
翻新时间:2022-12-04
《中华少年》一点赏析
《中华少年》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朗诵诗。这首诗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作者多用比喻,在意象的选择上采取了物化的方法。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
例如,诗人以“冰山上的一朵雪莲”“海风中的一只乳燕”“揽天下翱翔的雏鹰”“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象征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从而使中华少年的形象更加具体化。再如,诗人以“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来相容中华民族所受到的苦难,这种被物化的意象更加真实可感。采用意象物化法要特别注意被物化的事物要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诗人选取“方块字”“唐诗宋词”来说明祖国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就很具有代表性,而“阳关道”“艳阳天”“蜜罐温床”又具有典型的象征性。类似的写作手法在学生们的写作中也经常用到。例如:我们把学校说成是美丽的大花园;把母爱形容像甘甜的山泉滋润着儿女的心房等等都是采用了意象物化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保卫辽宁
- 我长大了
- 小蚂蚁
- 塞拉特的精灵狂想曲
- 我就是我
- 有趣的小乌龟
- 弟弟长“门牙”
- 清晨的思想
- 假如风有颜色
- 理解万岁
- 美丽的夜晚
- 心境 境界
- 我很难过
- 春天的发现
- 画眉和啄木鸟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11—2012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共青团县委2009年度青工工作总结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计划
- 2011—2012中专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2011至2012学年度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 2011~2012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全册教学计划
- 2011~201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1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 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 2009年镇统计自查情况总结
- 探索性研究
- 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1)
- 刍议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1)
- 公司债务及其前途的筹划(1)
-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浅析(1)
- 企业新业务计划的实质与内容
- 适时转变职能 为财政管理服务(1)
- 银行信贷员要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能力(1)
- 对我国公路建设外汇贷款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1)
- 解析中小企业融资难(1)
- 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中需做的基础工作(1)
- 关于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思考(1)
- 对当前内部控制质量的保证分析(1)
- 网络财务对传统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1)
-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1)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十六年前的回忆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我最好的老师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一夜的工作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北京的春节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桃花心木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为人民服务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手指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跨越百年的美丽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顶碗少年
- 《哪座房子最漂亮》练习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匆匆
-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后练习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灯光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卖火柴的小女孩
-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和田的维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