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从“自然资源”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片段】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授课时,我让学生通过理解第三、四自然段的文字内容后,展开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实录片段】
师: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生:我看到伤痕累累的地球。人们滥用化学品,空气、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树木也不能再生长了。
生:我看到泪流满面的地球。水土流失,河水泛滥,地球失去了他昔日风光。
生:地球就像被绑架的孩子,任人践踏、毁坏。他是那么无助,只能等待人们去救他。
生:我看到地球美丽的蓝衣服、绿衣服不见了,却穿上了一件枯黄的旧衣裳。
师:哦,那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师: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生:读“地球是无私的……枯竭”,是人类自己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造成的。
师:这里你特别注意的是哪个词语?
生:“不加节制”!这些资源是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样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却不加节制地开采。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呀!
生:我觉得还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无知,因为这样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师:是的,一个“不加节制”,把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明显地对比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师:还有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一段也在告诉我们伤害地球的是人类。
师:注意“本来”一词,你觉得去掉它行吗?
生:“本来”在这儿是“原先”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这些资源在原先的时候是可以再生,但现在不能了。
师:“本来”一词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造成这一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生:是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给我们提供的矿产资源。
生: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生态灾难。
师: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
生:比如,因为乱砍乱伐引起的洪灾,水土流失。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
生: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的作用,土地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
生:生态灾难使生物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生: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生: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
师:不光是这些,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
出示小黑板: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生:(快速浏览。)
师: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一段?
【教学反思】
为了引导学生从“自然资源有限”中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我设计了开放式的问题:“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真切体会自然资源有限,地球被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提醒同学们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我认为达到了目的。
其一,开放式的设问,把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地位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学生思维不受约束,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品读、理解、分析。
其二,适当点拨、恰当引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两处点拨恰倒好处:在学生感受到地球被折磨的遍体鳞伤时,话锋一转,“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由想象走进文本,感受“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对比中,学生无形地感受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学生了解到人为破坏造成生态灾难时,顺水推舟抛出“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这两处点拨触动了学生心弦,从“自然资源”感悟到“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其三,有机插入补充资料,加深理解,提升情感。可以看到,教学中插入的“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的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这些数字让学生懂得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求的意识。
遗憾的是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没有阅读理解灵活运用,造成在课堂上照资料读的现象。所收集的资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将收集的资料融会贯通,其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收获会更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感谢的人
- 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 唠叨的妈妈
- 家乡的梨树地
- 感受父母的爱
- 我的自画像
- 良心自问
- 家人的爱
- 我的房间
- 母爱真伟大
- 妈妈的爱
- 我最怕的人
- 我最担心的人
- 我想让妈妈的腰不再疼
- 我最喜欢的人
- 2003入党思想汇报 3
-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来龙去脉
- 业余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有2篇)
- 2003入党思想汇报 2
- 党的先进性的三大基础
- 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汇报
- 警示教育活动自查材料
- 思想小结—学习“三个代表”
- 2004入党思想汇报 5
- 思想汇报—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
- 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关联
- 作风纪律教育查摆剖析材料
- 党员先进性剖析材料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剖析材料
-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谈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 简述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谂邓小平忧党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 浅谈张闻天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萌芽
- 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试论市场营销的产品整体理论及在营销实践中的意义
- 顾客对移动回馈业务的期望和建议
- 分析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变迁及其类型
- 论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 手工成就豪车艺术
- 浅谈科学美及其美感
- 基于竞争视角的市场营销要素研究
- 对艺术文化传播向度变动述评
- 论配位方式 支配模式 论元结构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三
- 《一面》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 《赵州桥》课堂教学评析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荷花》第一课时
- 《女娲补天》综合资料
- 《女娲补天》教学札记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二
- 《翠鸟》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