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相长──《少年闰土》案例分析
翻新时间:2023-07-19
读写相长──《少年闰土》案例分析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教学中抓住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后讨论:你从这段人物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头戴一顶小毡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农村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被海风吹的人,从这一段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生活在海边的农村孩子。这是,我再点拨学生,使他们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与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巧妙的外貌描写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和认识人物。
这时我再向学生质疑: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你能更加“我“的身份、家境想象出“我”的外貌吗?这一问,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头戴皮帽子,身穿皮马褂,脚穿棉皮鞋;“我”的脸色白晰而且红润,讲话伶俐等等。接着我再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有条理地口述“我”的外貌描写。
最后,我让学生以班内的学生为模特,学习课文的写法,把同学的外貌写出来。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
以上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一个精彩的语文训练。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得到十分和谐的融合。在教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的分析为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供了极好的材料;写作的训练则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真可谓是“读写相长”。有此可见读写训练的一致性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的石榴树
- 应聘书
- 我的小屋
- 都是毛毛虫惹的一场风波
- 初春
- 生活中的小实验
- 不要让泪成为我们最后一滴水
- 给哥哥的信
- 美丽的家乡小河
- 难忘的草原之行
- 我是爸爸妈妈的“宠物”
- 争做合格的“五小”公民
- 我终于“打败了”爸爸
- 给妈妈的信
- 由“绰号”引起的一场风波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探析
- 知识经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及趋势
- 探析台湾职业教育
-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 谈高职教学的创新
- 简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
-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
-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办出五年制高职特色
- 谈高职课程综合化的实施
- 职业学校课程文化的重建
-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
-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 关于专科教育的思考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