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1、《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2、朗读训练要把握好朗读的形式:
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课文的内容至关重要。一句句、一行行地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学生,正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仿佛一位天真、朴实、勇敢、机灵的农村少年就在我身边;仿佛闰土那逼真生动的话语就响在我耳旁……
这节课中,我的教学思路清晰,步步突出重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以“哪几件事重点描写闰土的动作,其中哪件事对你印象最深,为什么”三个问题引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来,以人物的动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充分体现了“引”得得法,怪不得把“我”也引到闰土身边。
我亲切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晚上,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明晃晃的银项圈,捏了胡叉,轻轻走去,用力刺去……难怪闰土英俊、勇敢、机灵的形象给学生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原来闰土这个农村少年的特点已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
我很注意在联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对闰土的认识逐步完善、深刻、整体化。教学中,我也注意字、词、句、篇的联系,在联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很注意把理解语言文字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地渗透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的训练;还很注意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使学生达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事理合情的整体认识的境界。
我激发指点学生读、想、说、评,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思想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在读、想、说、评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领悟得到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夸妈妈
- 爬山越岭找风筝
- 闪光的足迹,不朽的辉煌
- 我和你
- 梨
- 夸妈妈
- 画风
- 春雨
- 我的妈妈
- 我
- 快乐最重要
- 大象
- 美丽的森林
- 母爱无私大爱无疆
- 自己缝衣服
- 论成本分析职能在价值链成本会计中的应用(1)
- 社保基金监管应做到五管齐下(1)
- 网络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1)
- 审计市场多维结构探析(1)
- 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1)
- 从Simunic模型看我国审计定价现状(上)(1)
- 会计委派重创新 “四个结合”求突破(1)
- 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的会计处理(1)
- 电算化会计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会计刍论(1)
-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1)
- 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分析(1)
- 信息技术对会计控制的影响及对策(1)
- 试论政府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
-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1)
- 论环境会计的基本分类(1)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反思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