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1
大胆质疑超越教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
【案例】
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读到课文第一段:‘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一个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课文写错了。”“嗖──”全班的目光都聚向了他。我有点鄂然,但鼓励他接着说:“哦?哪错了呢?”他接着说:“我知道贝多芬是在1801年谱写这首曲子的,距今应该有两百多年了,而课文还是写‘一百多年前’,这显然是错误的。”我马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看过一本《名人故事》,其中刚好有介绍。”说着,他就把书递给了我,我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转身对同学们说:“伟峰同学,总是喜欢课外阅读,还善于积累资料,这点他做得很好。”
这时,艳茹又接着说道:“老师,怎么教科书,也会写错呢?”
“是啊,同学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我把话题抛给学生。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开了:一个学生说:“不小心印错了吧。”另一个学生说:“不是不是,可能是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月光曲》是一百多年前。”还有一个学生附和道:“是啊,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的年代越久远了,而课文内容还是没改变。”
……
我趁着学生情绪高涨的时机,提出了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性的举措:“同学们说得很好,善于抓住一个问题,进行探讨。老师看你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样子吧,我们给这本教科书的编辑叔叔阿姨们写封信。你们有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可以通过信来向他们传达。好不好呢?”
“好!”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趣十足,处于一种非常积极投入状态中,他们跃跃欲试,纷纷拿起笔来,唰唰地写开了……
【教学反思】
反思一:
对教材而言:
任何作品都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人文环境和作者的世界观影响的产物。所以,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意识的养成,是有大好处的。
反思二:
对学生而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材只是载体。这堂语文课之所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觉得是因为它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是新课标下的产物。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敢说、能说、想说并愿意说,敢于向权威挑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我关注了伟峰等同学的质疑,也就是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他们一定认为:老师,您瞧我们同学多厉害,还能给编辑的叔叔阿姨提出问题呢。出现了兴奋点,带给同学们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再次促进他们进行写作的欲望。这在以往写作课上,是很少达到这种创作热情的。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很好的写作训练。
反思三:
对教师而言:
教材是死的,可我们教师的运用是活的,这就要从“教课本”到“用课本教”,灵活应用。而在这堂语文课中,如果没有伟峰同学提出质疑,我想就错过了很多东西,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没能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惭愧于学生。回首已经过去的教学生活,很多时候都做了教材的复制者。反思醒悟,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生成过程中,赋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往往会闪现心灵的火花。我会让我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去关注倾听每一个学生述说,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与所惑,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打断学生的思维。我更会处处着眼于学生的创新发展,让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与共享,教学相长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金牛山公园
- 春天来了
- 游春天
- 美丽的江滨公园
- 家乡的美景
- 五彩缤纷的春天
- 美丽的春天
- 家乡的五台山
- 夏
- 夏天的云
- 家乡的雾
- 春天来了
- 身边的春天
- 美丽的护城河
- 爱护我们的家园
- 2012年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体育工作总结
-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 2012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 2012年义务支教工作总结
-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 2012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 大班启蒙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 滥竽充数读后感500字范文
- 关于“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总结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艺术工作总结
- 2010-2011年教学工作总结
- 行政征用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探讨(1)论文
- 浅谈香港申诉专员公署绩效指标的构建与运(1)论文
- 行政许可:技术支持与归责制度的创新(1)论文
- 论税收柔性行政执法的规制(1)论文
- 水电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的讨论
- 水资源管理学及其研究进展的讨论
- 研究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 WEP模型的开发与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拟
- 一种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解法
- 浅析湖南省径流特性
- 水闸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
-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 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服务营销策略探析
- 行政法上自然正义理论初探-以英美法为考察对象(1)论文
- 浅谈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模式创新(1)论文
- 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让金色的鱼钩永放光芒
- 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 《金色的鱼钩》近义词反义词
- 新“东施效颦”──《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
- 《再见了,亲人》的抒情方式
- 草地入党
- 《金色的鱼钩》课文导学
- 《金色的鱼钩》相关链接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由苦及乐──我教《再见了,亲人》
- 《再见了,亲人》导入语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中主题的体现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