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月光曲》朗读指导
《月光曲》是一篇文笔精美、人文性较强的文章。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音乐家同情贫苦人民的伟大情怀。
一、情感引读
课文第5、6自然段是有关贝多芬与穷兄妹俩的对话,教学这一部分时,我采用情感引读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添加的词语或语气提示等,接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效果甚好。
师(添词):“皮鞋匠站起来(惊讶地)问──”
生(接读):“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吧?”
师(添词):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
生(接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添词、提示):“一曲弹完了,盲姑娘非常(惊喜、赞美地)说──
(重读“深”、“纯熟”、“您”。)
生(接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提示):“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且较高的音乐才能所感动,所以他激动地问──
(“您”要适当拉长音读,读出贝多芬为找到知音而激动的心情。)
生(接读):“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这种创意性的添加词语或语气式的情感引读,学生很容易找到朗读的味道,不但了解了盲姑娘是一位热爱音乐且有很高的音乐才能的穷姑娘,而且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敬佩与同情,从而感受到伟大音乐家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二、配乐朗读
课文第9自然段描写了《月光曲》的内容。如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感悟贝多芬情绪的变化呢?教学时,我采用配乐朗读法。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月光曲》的美妙乐曲,初步感知曲调的变化。接着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声地朗读课文,并用笔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并大胆地展开想象。最后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学生从“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中体会到此时海面是较为平静的,因此音乐比较徐缓,朗读时语速较舒缓,语调稍平等。
(必要时教师适时范读。)
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在朗读与想象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朗读,也使学生从曲调的变化中感悟到贝多芬心情的发展变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鞋
- 奶油大战
- 吹羽毛比赛
- 森林服装店
- 新洲河
- 垃圾桶变“马桶”
- 菜市场的菜真多呀!
- 我的绝招——做鸡蛋汤
- 学做蛋炒饭
- 我的家乡
- 我的新手表
- 我最喜欢的妈妈
- 清明扫墓
- 游戏
- 游张家界
- 2012年5月大三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大学生最新的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 2012年工程局工人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最新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学习两会精神思想汇报
- 2012年第一季度教师党员思想汇报
-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开学后的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党课培训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大学生学习两会思想汇报
- 浅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思考
- 宾语隐形的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
-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
- 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与研究方法的互补性
- 浅谈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 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法
-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构建内涵
- 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
-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 谈舒庆春话剧创作与时代文化变革
- 日语「し」类常用动词的语义网络研究
- 对民间艺术的设计再阐述
- 初探药品营销中商业贿赂的成因及对策
- 灰色系统理论在商业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 论钢琴演奏中右踏板的运用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
- 《荷花》教学设计 2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
- 《荷花》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3
- 《荷花》教学设计 1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荷花》教学设计 4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
- 《荷花》教学设计3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