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本课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但因其富于童真童趣,所以我把它作为第一篇文言文来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为了中学时大量学习文言文作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第八组导读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引导你初步接触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读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激趣、学法为根本目的,紧扣教材,设计了“读──释──演”这个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
一、趣字当头,以读为本
我首先由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急于学习本文的兴趣。“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1、读通:
通过生试读,师范读、个人练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特别是:能正确断句。
2、读懂:
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学法,并在交流合作中加以应用。
3、读好。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读而优则演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古人与今人直接对话的情境,组织了一次表演活动。表演的设计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进行表演,意在巩固理解;二是让学生直接以课文中的语言来进行表演,要求发挥想象,尽量把古人的风采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实则就是更高要求的读。此项活动受到了多数学生的热烈欢迎。参加表演的同学大胆创新,“添油加醋”,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对文言的感悟力。
三、炼学法,用法学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如何学习文言文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就地“取材”,让已读懂课文的同学引路,提炼总结学法,师适时点拨渗透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让其他学生也运用学法自主探究。让学生从学会──会学,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作业,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新两小儿辩日赛”这个作业。希望通过学生课后的准备,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体现了语文生活化这一主题。
五、不过,本节课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
1、学生读时,只能读出一定的节奏和停顿。达到这一层次后,便再难提高。
2、对于两小儿“笑”的理解不够到位。
3、表演时不够大方,口语表达不够流畅。
……
希望各位老师都来帮忙,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的古文教学不再格式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具争功
- 瞧,这父子俩
- 我是个修复小能手
- 在盒子世界生活
- 柳树之赞
- 新学期的第一天
- 小蚂蚁与毛毛虫的战争
- 一见难忘的事
- 精彩的魔术表演
- 20年后的房子
- 家乡的变化
- 1和9的故事
- 丰收之歌
- 我的座右铭
- 游儿童公园记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9)法学理论论文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8)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1)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2)法学理论论文(1)
- 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问题探究(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0)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7)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9)法学理论论文(1)
-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 ABS若干法律问题论析(2)法学理论论文(1)
- 《卡罗纳》教案
- 《电脑住宅》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 《尊严》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案
- 《爬山虎的脚》教案
- 《中彩那天》教案
- 《万年牢》教案
- 《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 《猫》教案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 《白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