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体验、感悟──《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
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发,心灵地倾诉和思绪地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也尽量与文本一致,与课堂基调相符。如:“读了这句话,你听到了作者在你耳边的低低絮语了吗?”“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的脚步。”“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再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在学生朗读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后让学生也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
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
其次,交流不够:
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邻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 雨
- 聪明的猫
- 我们的教室
- 天气娃娃
- 十二生肖
- 花皮球
- 猫和老鼠
- 爬山
- 我
- 这算啥
- 自我介绍
- 致郭晶晶大姐姐的一封信
- 记一次献爱心活动
- 城镇房屋拆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实际承运人与承运人的识别与责任分担_经济法论文(1)
- 受贿罪法定刑的理性评价_经济法论文(1)
- 认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要紧扣“身份”_经济法论文(1)
- 金融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对贪污受贿应以既遂数额作为犯罪数额_经济法论文(1)
- 从网络购物看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_经济法论文(1)
- 挪用公款案件中出借行为的法律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查处行贿犯罪存在的问题及思考_经济法论文(1)
- 论中国经济法的诉讼保障机制_经济法论文(1)
- 试以科学发展观论经济法的价值_经济法论文(1)
- 论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_经济法论文(1)
- 对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_经济法论文(1)
- 《葡萄沟》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日月潭》说课及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雷雨》教案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 《静夜思》综合资料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称赞》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打电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