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自然与和谐之美──评蒋春研老师执教的《爷爷和小树》
要当好语文老师,厚积薄发必不可少。如何在词汇量少的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上读出“文”“质”之美,上出语文课的“韵”来,应是语文老师始终关注的问题。
因此,尽量从细节入手,尽量让语文课更“美”一些。
第一、读得彻底。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节课老师用了近十分钟进行阅读。读得分量足,形式多,层次明显。我留意观察,其中有示范读,自由体验读,配乐读,尝试读、齐读、评读、表演读,拍手齐读等等总共有九次之多。读得由浅入深,由听读欣赏,到自由研读,由模仿读到自由发挥读,由个别体验到合作读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反复强调的“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我们看到: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一个个小脸通红,小眼放光。
第二、教得巧妙。
我们常常评价一堂课会这样说:老师教得真好!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得好不如教得妙。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达到不教而教,无为而无不为?我觉得这节课有两个精彩展现:注重角色体验,课文中所描写树与小鸟的友谊,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任何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呢?蒋老师让学生扮演树和小鸟,使学生转化了角色,说自己想说的话。教学的空间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产生了碰撞,升华了情感。学生自我的课程资源得到了较大的释放。
许多课上得很完美,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但距离实际课堂却遥远而不可企及。可是,蒋老师的这堂课却显得质朴而清新,像海边漫步时无意捡到的小贝壳,可爱而让人惊喜。
第三、品得真心
例如蒋老师全面关注学生,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方面很细心,耐心。如:别人读生字的时候要认真听;同学读错了不能笑话;提示学生说话要完整;对同学的朗读在评价时都是从正面表扬为主。
第四、演得投入
课堂设计了的“假如我是爷爷,你是小树,你想对我说点什么?”“炎热的夏天到了,我们为你们撑开绿色的小伞,你想说点什么?”并为学生更好的感受课文传递的信息,蒋老师还设计了课件:冬天呼呼的北风;夏天吱吱的蝉叫。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堂设计符合儿童特征。但这是一年级的课文,老师对课文的理解过细,目标定位高,学生接受较困难。
总之,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较高的自身素质值得我好好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白兔
- 下雪了
- 学骑自行车
- 桔子
- 观灯
- 日记
- 春雨
- 我家的小狗
- 草莓
- 家乡的胡杨树
- 我家的小狗
- 冬天
- 春雪
- 傍晚
- 虚惊一场
- 入团申请书和入团志愿书的写法
- 最新入团申请书-2009
- 2012年初中生入团申请书
- 最新优秀入党申请书样文
- 入党申请应注意哪些事项
- 2012年初中学生入团申请书
- 建党X周年入党生申请书范文
- 21世纪的青年入团申请书
- 初三入团申请书
- 2012年9月入团申请书
- 青年人的入团申请书
- 2011年9月份优秀团员的入党申请
- 10月份入党申请参考
- 9月份入党申请书参考
-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入党申请书
- 分析《电佣夜宴》片尾音乐的艺术特色
- 音乐欣赏课程建设概况
- 从音乐的角度看“梦”
-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 论公路建设BOT投资方式中政府的保证责任
- 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力下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探究
- 关于音乐对少数民族的保护政策以及传承
-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 音乐与诗性交融的艺术世界
- 谈巧用音乐实现《文化生活》课堂德育目标
- 音乐欣赏课程主要内容
- 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趋势与建议
- 保利剧院音响系统介绍
- 流行音乐歌迷传播渠道接触模式探
- 开创现代古筝演奏法先河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 《风筝》教学设计5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5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3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快乐的节日》教学思考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4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快乐的节日》汇报课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