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我也要做雨点儿──《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生:“老师,为什么大雨点和小雨点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生:“是呀,为什么云朵妈妈让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师微笑地说:“那小雨点和大雨点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儿呢?”
生:“大雨点水多一些,小雨点水少一些。”
师:“那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生思考……
生:“老师,我知道了!”师面向他,笑着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就没有水,所以大雨点去那儿。水多了,那儿就出了花和草。”
又有生补充:“我也知道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已经有水了,他们要小雨点就够了,如果水多了会淹死的!”师笑着点头。
“我还知道!”又有人说到:“雨点儿都很聪明,它们不会乱去地方的。”
有人喊起来,“我也是雨点儿!”“我也要做雨点儿!”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文字,更是人文思想的理解升华。这是人教版第一册中课文《雨点儿》的一个小片段。文中大雨点与小雨点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处,使“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新版的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材上增加了许多生活化、人文性的内容,而这些对于学生呢?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和心理都是薄弱的。怎样让他们自然的感悟文中的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雨点儿》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天真的提问,老师并没有用成人的一套思想去引导学生,而是让他们自由理解,在自己的轨迹上成长。老师巧妙的把困扰学生的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理解,结果是老师和学生的阵阵微笑。
一直思索教学中找不到可以让学生感悟起来的内容,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可以让学生感悟的一个“点”。对于课文的理解学生自有自己的一种看法、理解,老师在教学中真的只是引导,千万不要越权,把学生还不能接受的东西硬是塞进去。面对新课标的要求,老师更是时刻在思索自己的教学,自己的方法。就像故事中的那样,老师不一定要直接的对学生说:“你们也要做雨点,让祖国的大地更美丽!”学生在自己的感悟中也会发出内心的呼喊“我也要做雨点!”这时,学生感觉到的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畅想未来,想象自己也是雨点,也会像雨点那样让大地变的美丽。也来寻找课文中的雨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的精彩。
此文发表于《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语文版2004年9月20日(第38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冬天
- 小猴和小狐狸
- 说说我的家
- 浓浓的年味
- 大闸蟹
- 我的玩具手枪
- 雪
- 我妈妈养了一匹“枣红马”
- 小狗花花
- 我的妹妹
- 我喜欢的玩具——电动车
- 寒假里高兴的一件事
- 送给哥哥姐姐的一封信
- 我的老师
- 大家的梦
- 关于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
- 县厂务公开实施方案
- XX厂5S实施方案
- 统战部关于开展“学查改”活动的实施方案
-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高尔夫联谊赛详细流程及比赛方式
- 创建文明处室活动的方案
- 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 学校课题实验方案
- 厂职工运动会策划
- 乡镇党委创建“六个好”目标的实施方案
- 林业局党课教育实施方案
- 关爱在金秋---金太阳健康之声大型联谊会
- 林业局学雷锋活动方案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论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 我国铁路货运代理业发展现状与出路
- 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电系统研究
- 基于子结构法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上海网络型枢纽型城市轨道交通
- 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高师扬琴教学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国内外城市轨道空通投资及经营模式比较
- 邻近运营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土层位移特性分析
- 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设计思考
- 《童年的发现》重难点分析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梳理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童年的发现》趣闻故事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一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精解篇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