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0
花生找到了──《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反思
师:课文最后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孩子们,到底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生:花生长在土里,没有人摘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妈妈告诉我的。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生(齐):知道。
师:可小松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是啊,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底在哪里,所以找不到花生,可是后来呀,(神秘地)小松鼠又找到了花生,而且还摘了满满一篮子花生。聪明的孩子,你知道小松鼠又是怎样找到花生的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小松鼠跑去问鼹鼠,鼹鼠告诉他花生埋在地里,小松鼠就去挖,果然挖出了花生。
师:鼹鼠知道得真多。
生: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很伤心,只好垂头丧气回家去。他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他不要悲伤,花生就在泥土里。
师:真是一只不懂就问的小松鼠。
生:小松鼠想啊想,愁了好久。他想:萝卜、土豆、红苕,它们都是长在泥土里的,那花生会不会也埋在泥土里呢。想到这里,他用锄头一挖,大胆一试,果然在泥土里找到了花生。
师:真是一只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小松鼠。
生:小松鼠不明白就回去翻书,他翻啊看啊,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上找到了答案。
师:真是一只爱看书的小松鼠。
生:小松鼠实在想不出办法就想算了,他又打算重新在泥土里种些东西。于是,他开始翻地。谁知他一挖下去,呀,大吃一惊,竟然意外挖出了花生。
师: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
【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它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以及向家长、农民伯伯请教,了解到花生的生长特性,知道了花生生长在土里这一常识。
如何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呢?我设计了这个问题:“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底在哪里,所以找不到花生,可是后来呀,小松鼠又找到了花生,而且还摘了满满一篮子花生呢?聪明的孩子,你知道小松鼠又是怎样找到花生的吗?”学生经过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把自己探寻花生长在土里的过程与小松鼠巧妙结合,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合理推测,说出了一个又一个合情合理的原因,真正做到了与文本,与生活的对话。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得益于“猜想”教学法与“头脑风景”法的整合运用。
“猜想”教学法,先出示结果,然后由学生猜想结果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过程”猜想能与文本的“过程”或巧合、或共鸣、或背道而驰……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头脑风景”法,即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想办法、出点子,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套方案,然后比较、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方案,借以培养学生辐合思维的能力。
两种教学法的整合运用,灵活、生成、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油然而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故事
- "油馍"小生
- 掩饰
- 我的奶奶
-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 IQ低于80看不懂高于150看了会疯的故事
- 我的老妈
- “感冒”乐队
- 慧眼(上)
- “追星”朋友
- 小猫咪美美的幸福生活
- 我要感谢自己的母亲
- My同学!
- 我的妈妈
- 我们班的“快乐男声”
- 探析高职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情景教学探索
- 探析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 被忘却了的农村改革
- 浅谈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中心资源规划与效率的探究
- 东土佛教与王维诗风
- 浅谈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刍议
- 浅析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 试论预设理论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价值探微
- 百年来的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发展
- 试论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高中写作教学
-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
- 试论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 孟荀新论
- 自由、自然与境界
- 试论“文子”与田文的关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二课《短文两篇》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6课《我的“长生果”》
-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3课《黄河颂》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三课《短文两篇》
- 陈涉世家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 老王 教案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三峡
- 老王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四课《诗两首》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 《晏子使楚》教案
- 《曹刿论战》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