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3、 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4、 差生情况分析(含差生名单,现状和差因分析)(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姓名 性别 差生原因
戴 迪 男 智力差,上课纪律不好,不求上进。
刘 晶 男 智力差,好动,对音乐课缺乏兴趣。
王道文 男 好动,上课纪律不好,不求上进。
周梦洁 女 好动,智力差,所学内容接受不了。
一、知识目标:
3、 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
4、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二、能力目标:
4、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5、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6、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7、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4、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5、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6、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 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5、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做题目,完成练习。教学难点:欣赏中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3、 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4、 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礼物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喷泉
- 家乡的小河
- 我学会了溜冰
- 过生日
- 我的同学
-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 我的同桌
- “红鬼”和“蓝鬼”
- 童年的冬天
- 我学会了溜冰
- 我家门前那条河
- 角山
- 2011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最新党代会思想汇报
- 书籍《我的雀斑会跳舞》的读书心得个人收获
- 2011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做一个永恒闪光的有价值党员
- 人民教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如何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
- 大学新教师入党思想汇报
- 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的入党思想汇报
- 2011年党校学习思想汇报: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
- 2011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为党坚守阵地
- 共青团员积极入党的思想汇报
- 武警支队优秀先进事迹报告会思想汇报
- 好干部标准主题入党思想汇报
- 先进个人的思想汇报范文
-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 机电主管技术员年度述职报告
- 公共服务:打造“善治”政府的主要着力点
- 电气调试工程师转正总结
- 弱电维修工试用期转正申请
- 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
- 电气工程质量预控
- 电气工程通病及治理
- 权力与繁荣:超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专制
-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预控
- 判断电线电缆断点的小经验
- 电阻分类及其读法
- 全球化时代人的历史责任
- 2010年电气技术员述职报告
- 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荷花》教学设计四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
- 《荷花》教学建议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珍珠泉》教学设计七
- 《荷花》教学设计三
- 《荷花》教学设计一
- 《荷花》练习设计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荷花》教学谈
- 《荷花》教学设计二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