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学习信访干部张云泉思想汇报范文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有一个“三鞠躬”的故事:当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遇难者的亲友因担心处理不公,聚集上千名村民要围堵高速公路。张云泉闻讯赶到了现场。众目睽睽之下,他向死者遗像及其亲属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说,第一个躬是我代表信访局全体同志向遇难者致哀,向家属和亲友们表示慰问;第二个躬是代表肇事者及其家人向遇难者和各位道歉;第三个躬是代表政府向你们承诺,请你们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依法处理好这件事。三鞠躬和三句话,稳定了村民们的情绪,危机得到化解。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三鞠躬”,源于张云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鞠躬,是中国传统民俗中一种庄重的礼仪,表达恭谨、敬重之情。张云泉有着深深的“草根情结”,“人民”二字在他心目中有着很重的分量。他视困难群众如亲人,常把他们称作自己的亲戚。每当接到有关部门通报上访情况的电话,他第一句话总是说:“对不起,我的亲戚又来打扰你们了。”他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群众办事竭尽全力四处奔波,逢年过节走访群众嘘寒问暖。这“三鞠躬”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朴素、炽热的情怀。你敬老百姓一尺,老百姓就敬你一丈。张云泉正是以这种赤子之心,在党群干群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三鞠躬”,是一种庄严承诺。作为共产党员,张云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必须不忘这个承诺,心里始终装着人民,自觉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一定要高看一眼、用心一点,努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矛盾和问题不可怕,怕的是违背了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回避矛盾只会积压矛盾,不正视危机只会使危机潜伏,一旦矛盾激化、危机爆发,受损害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张云泉把答应过老百姓的事总是挂在心上,诚实守信不违诺,遇事不绕、不推、不躲,不搞“研究研究”敷衍百姓。行,就全力以赴帮你办成;不行,就坦诚相告为什么不行。他说:“群众把我看作希望,我绝不能让群众失望。”
“三鞠躬”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是能力与本领的具体体现。张云泉坚守信访岗位22年,总结出信访干部必备的“五心四力”。“五心”即: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问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四力”即:接近群众的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三鞠躬”体现这“五心四力”,展示了他敢于和善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本领。有的地区和部门群体性事件被激化,原因就在于,少数领导干部缺乏敏锐性和责任心,缺乏临阵处置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只有真正掌握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才能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问题解决在基层,起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既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保障了社会和谐。
“三鞠躬”,说的是张云泉处理一起突发事件的故事,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崇高境界,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和风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一节课
- 种绿豆(续2)
- 美丽的春天
- 假如我是快乐小仙女
- 新学期打算
- 美丽的家乡
- 童年趣事
- 我是春天的小雨滴
- 猜!猜!猜!
- 有趣的元旦联欢会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种绿豆(续1)
- 漫游未来
- 今天我是升旗手
- 参观世界生物馆
- 低保申请书
- 申请创业协会申请书
- 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 入公司工会申请书
- 先进团支部申请书
- 留队申请书
- 大学电子竞技社申请书
- 学生协会申请书
- 裁员申请书
- 班主任辞职申请书
- 求职申请书
- 职位申请书
- 优秀寝室申请书
- 投标申请书
- 参加毕业实习申请书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4)法学理论论文(1)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4)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5)法学理论论文(1)
-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0)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3)法学理论论文(1)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4)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9)法学理论论文(1)
-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最低法律标准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知识产权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3)法学理论论文(1)
- 《珍珠鸟》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桂花雨》设计思路
- 《珍珠鸟》
- 《珍珠鸟》第二教时
- 《桂花雨》的直观教学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
-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 《桂花雨》教学后记一
- 《颐和园》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桂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