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春季刮东风,人容易肝火过旺

春季刮东风,人容易肝火过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3

春季刮东风,人容易肝火过旺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东边来的风春季居多,东风起来后,就会把人的肝气生发起来,让肝的阳气太过,肝火过旺。肝开窍于目,包括很多眼睛的病,都跟肝有关。所以,春天往往是暴发肝炎、红眼病或是脑出血的时候。

肝经络很有意思,它起在大脚趾,沿着大腿小腿的内侧往上走,环绕阴器(外生殖器),然后潜行到肚子里面,会连接到女性的卵巢,当它走到胸腔的时候又流露出两个穴,一个叫章门,另一个叫期门,这都是“门”。一直在里面潜行,最后直冲向颠顶到百会,由于肝经是从脚冲到头,所以正常的肝气是从底下往上走。如果肝气太过,那就冲出来了。脑溢血就是因为怒发冲冠,肝气“呱”一下就起来了。

肝气为什么会病在头呢?当外界的东风起来,鼓舞起你的肝胆之气,你就会出现头重脚轻这种病症。很多高血压症都是这样,他们面红耳赤、眼睛充血,腰腿都是发飘发软,阳气往上冲。碰到这种病的话,你赶紧要去帮他“收敛阳气”。怎么收敛呢?用一些金石介类药,用一些特别沉重(就是质地沉重)的药,比如,龙骨、牡蛎、代赭石,或是用磁石、贝壳、石决明等,这些药都有一种沉潜下行的力量。沉香也可以。但用金鸡独立、倒立来治都不行,那都是恶治法。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腧在颈项。”“腧”,发两个音,一个是通神了,愉悦了,发“愉”的音;另外它有输送的意思,发“输”的音。就是说当肝气往上顶的时候,它的气会从哪儿冒出来,好像有个小烟囱一样。

学针灸,我们经常用到一个背腧穴。什么叫背腧穴?五脏六腑在体内,你看不见,但是它气在前胸和后背,或者在胸腹部和后背,都有一个小口。它在那儿冒气,所以把在后背上的这些穴叫背腧穴。就是说,脏腑的精气,从这儿输布到体表。当你触动腧穴的时候,你也能触动它里面的脏腑。在胸腹部,它也有代表穴,叫募穴。募是聚集到一块儿的意思。身体有361个穴位,我们砍掉胳膊腿儿人还能活,但没有腔,人就活不了。腹募穴和背腧穴更有诊断和调治意义。

肝气受了春天东风的鼓舞以后,容易往上走,它从哪儿冒出来?你怎么给肝气打开一个口,让它泄掉,别往你脑子里面冲,别让你得高血压、脑出血、脑溢血?这叫“腧在颈项”。

颈和项不一样。项是后脖子,颈是前脖子。现在我们老说的颈椎病,其实应该念项椎病。你发现没有,性情耿直、郁怒的人,往往有个特点,他们是戆头、僵脖子。他们脖子上面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都是硬的。按北京话就是说,这些人都轴,脖子是拧巴的。他们的脾气比较倔,不容易拐弯,不柔和,是木性人格。你如果把他的脖子揉软了,就能缓解东风给他身体带来的伤害。我们经常讲,气得脸红脖子粗――一下子脖子就粗起来了。所以大家平常要注重自己脖子的保健。有些女士做美容,脸上抹得再光、拉皮做得再好,却遮不住脖子上的那些一圈一圈一道一道的皱纹。很多人会围条小围巾遮一下脖子上的皱纹,这其实说明她们的肝气弱了。还有一些颈椎病人,他们脖子的肌肉死硬死硬的,因为他们老是对着电脑,要不就是伏案工作,所以把自己脖子弄得很僵。当你脖子僵了以后,就会影响到你的性格。相应地,你的性格不拐弯,也会让你的脖子僵。当你人为地把脖子弄僵以后,你就开始犯轴了。这就叫阴阳互根。

大家别以为颈椎病光是脖子的事儿。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很多颈椎病人,本身就有很严重的内脏问题。当他们梗着个脖子看东西的时候,心口窝那儿是窝着的。有颈椎病的人往往都有很严重的胃病,很多人调治这种病,往往会给病人揉脖子。但我从来不先给人揉脖子,而是先给他调理肠胃功能。

肝太强就把脾胃给制住了。所以调治颈椎病,一定不要颈椎僵了就治颈椎,你得从肝上找原因,得从脾胃上找原因。

另外,调治颈椎病,我最反对去做按摩、扳脖子,啪啪啪,听那“嘎啦”一声,追求病态的快感。还有做牵引,健康的人肌肉是有弹性的,当那些颈椎的生理弯曲出现了一些变化或者是一种颈椎的小关节出现小紊乱的时候,它在你转头顾盼的过程中有个调节,“咔吧”一下,它又复位了。

得颈椎病的人都是肌肉僵死的人。肌肉僵死以后,它就失去了对椎体的这种固定作用,或者这种复位的作用。在这种没有弹性的情况下,你给它强制做牵引、去扳脖子,这是伤害自己。

所以,得了颈椎病,先要调治自己的消化系统问题,调治内脏,然后找一个好的按摩大夫或者扎针的大夫,用轻柔的办法,慢慢地把你后脖梗上那些死肉弄活了,慢慢变得温度提高、有弹性了,然后再去扳脖子。

古代人出书为什么竖体排版?竖体排版,点头称是。你看书时,颈椎就是上下活动,而且点头称是会让你觉得古人说得对。现在的书都变成横排版,颈椎生理的弯曲就会受影响。真正老点头的人或者是老仰望星空的人,都能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现在很多人除了脖子硬以外,颈椎的生理弯曲消失、变成直脖子了――摸摸他的脖子,很硬;摸摸他的生理弯曲,没了。

很多春天患颈椎病的人,颈椎稍微一动,头就发晕,然后手开始麻。这种手麻,按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压迫到神经或是怎么了。中医讲,所有的麻的症状都是气血过不去。

如果出现晕的情况,有一种所谓的晕就是旋转,还有的人形容晕:“腾”地一下气血往上一涌,就好像一个闸门突然打开,就冲到头上去了,其实他形容的不是晕,而是昏。这种人很危险,很多人出现脑溢血,就是这么发现的。

防治这种疾病的发生,就要解决好给肝气一个出口的问题。古人告诉你了,腧在颈项。结合部往往都是最弱的,我们头颅和颈项的结合部正好有三个穴都叫“风”。颈项和头颅的结合部正中间,就是后边儿督脉,和椎孔接口穴叫风府,风府属于督脉。风府两边儿是胆经的第20个穴,就是我们经常头痛,被人捏捏脖子的地方,叫风池,一边一个。然后再往边儿上,在耳垂后面,叫翳风。翳是屏蔽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做的屏风一样。这三个带风字的穴位,就在我们的颈下,翳风偏于靠耳朵,偏于静,后面的风池、风府偏于下。

我经常提醒大家,春天可以穿得少一点儿,但是一定要围个围脖。有些人穿T恤时把领子竖起来,很臭美,其实是可以防风。因为脖子是容易受风的地方。当你身体气弱的时候,风就从这儿进去了。风直接从风府穴进去以后,人就会头痛,能痛到“想撞墙,把脑壳撞裂了”。

《伤寒论》提到人被寒气伤到以后,先吃桂枝汤、葛根汤,或者麻黄汤。后面还有一句――刺风池风府则愈,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如给风池风府扎一针就好。但是有个问题,风池、风府穴跟大脑、小脑和延髓脑干接触,很接近的。如果用针不当,直接就把人干掉了。所以,古代很多书上记载,风府风池穴是不许扎针的,你可以揉一揉、按一按。

肝气舒畅了,把颈项――前脖子、后脖子弄柔,就不那么轴、不那么杠、不那么一根筋了!很多人坚持自己观点的时候都梗着脖子,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一看这人肝气就不大痛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鸟的评说
换位人生
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
举手投足之间
彼岸,灯火阑珊
蝶变
彼岸花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杯家四兄弟
带着感动出发
地震兄妹
感受乡村
“谢谢”
中国法律解释现代化构建_法学理论论文(1)
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_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以青岛啤酒为例
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求证判例_法学理论论文(1)
博奕论视野下司法公信力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对“流氓软件”的法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_法学理论论文(1)
试析事件营销中的企业广告传播
中医院市场营销问题的思考
C市机关报市场定位现状及改进措施
包装设计中色彩语义层面的研究
潜在汽车客户开发的渠道方式分析
法人行为能力问题探讨_法学理论论文(1)
何为遵循先例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雨点儿》教学设计五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四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七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五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
《雨点儿》教学设计六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一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三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二课时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