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儿童用药最易犯的9个错误

儿童用药最易犯的9个错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0

儿童用药最易犯的9个错误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的心愿。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小中药”、成人药、保健品等行为,实际上这些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我们对用药,永远要心存敬畏,别轻易给儿童服药。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儿童用药中,最常见的九个错误:

错误1:滥用药物预防感冒

去年西安等地幼儿园曝出的“病毒灵”事件,相信各位家长还历历在目。除了疫苗,世上没有神奇的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对药品要心存敬畏。很多家庭常备板蓝根,认为在流感流行季节给宝宝喝能预防感冒,在这里再次提醒家长,板蓝根也是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

错误2:轻信朋友或熟人推荐购买药物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对朋友推荐的用品、药物等非常信赖。在这里提醒家长,不要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下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判断病人病情后确定需要用哪些药。

错误3: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就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长就一味地拒绝使用抗生素。在这里提醒家长,应该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其二,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其三,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错误4:迷信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西药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因此西药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中药由于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安全。100%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错误5: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

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我们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

例如,退烧用对乙酰氨基酚,但这个成分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由此造成肝损伤。

再例如抗过敏的扑尔敏,这个成分在很多复方感冒药里存在,成分列表里可能写的是氯苯那敏,如果家长们不知道扑尔敏的成分就是氯苯那敏,给孩子服扑尔敏的同时,也服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扑尔敏过量,由此导致孩子昏睡不醒,严重者可造成意识丧失。

错误6: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的服过觉得有效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在这里提醒大家,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及时减少剂量也不行。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时候,一些医生还喜欢用简写,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提醒家长们仔细识别。

例如,抗过敏的西替利嗪滴剂,2岁以下儿童每次的剂量是0.25ml(相当于2.5mg),有些医生喜欢写2.5mg,如果把这里的2.5mg错看成2.5ml,那给孩子服用的量就达到中毒量了,严重者会导致儿童死亡,美国报道过这样的例子。泰诺林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浓度的产品,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160mg/5ml,而滴剂是500mg/5ml,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很容易给错剂量。去年6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就已经要求泰诺林生产商将这两种剂型统一成160mg/5ml,美国市场不再有500mg/5ml的剂型。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措施,因此建议家长们在家里只备一个浓度的泰诺林。

错误7: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现在不主张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只需用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一般5~7天就可自愈。对于儿童高烧不退,我们一般建议使用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不利于恢复体力,反而使病程延长。

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例如,儿童常用药泰诺林滴剂,美林滴剂和艾畅滴剂,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3种不同药品,但最近发现它们的外包装越做越像,不仅是尺寸大小相似,连颜色都趋于一致。所以,家里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家长也需格外小心,给孩子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必要时找人核对,以避免拿错而给错药物。

错误8:保健品当糖吃

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

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多种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的。提醒家长们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错误9:认为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其二,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因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和美国的FDA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2岁以下儿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站在选择的门口
兔子的悲哀
兽首拍卖,应唤醒国人什么?
这也是一种奢侈
老师,请听……
踮起脚尖
路径(全国统一卷)
平凡的幸福
兔子要不要学游泳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09年高考山东同题作文——见证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卷)
成就“板桥体人生”
时尚,一直在看你
《踮起脚尖》
学校值班巡逻制度
学校节假日值班制度
辩论队队伍纪律章程
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
学校集体活动上报审批制度
镇社区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职责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司法行政信息调研考核办法
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学校值班工作制度
局机关节假日值班制度
外聘驾驶员管理规定
中学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工作制度
党务事务公开制度
学校门卫巡逻制度
新型微灌技术带来新概念和新机遇
枣园的灌水技术
重力自流式滴流技术
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系统的安装维护
温室蔬菜生产节水灌溉技术
灌水施肥技术
果树节水灌溉应选择什麽时期
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
蔬菜微灌模式
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方法
中国怎样节水灌溉?
大棚西红柿灌水技巧
节水灌溉新技术——渠道防渗技术
滴灌特点及适用范围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
《匆匆》之老师语录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情景朗读
《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情景动画
《文言文两则》学弈 讲解辅导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A
《文言文两则》教材解读 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2
《匆匆》教学目标
《文言文两则》学弈 课文朗读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精选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有的人》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