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中药合理应用

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中药合理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中药合理应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的使用对有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和使用。然而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在用中药进行治疗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以至于危及患者生命,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医务者们高度的重视。本文探讨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中药合理应用的对策,为预防及减少中药不民反应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0.引言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可造成患者不适及痛苦等副作用。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一直以来被认为“安全、无毒、有效、无副作用”。通常认为,中药药性较平和,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但近年来研究证实,中药也存在不良反应,如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鱼腥草注射液导致患者过敏、休克等。因此,正确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1.中成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1.1中成药所致的消化系统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中成药制剂特别是口服药物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血、严重者导致肝功能异常、肝损害等。如:复方青黛丸致便血,穿琥宁注射液致腹痛、腹泻,壮骨关节丸、复方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猪苓菌多糖注射液致肝损害。

泌尿系统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少及双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药物有清开灵注射液、蝮蛇抗栓酶注射液、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另据报道无肝炎病史病人,在服用壮骨关节丸、消银片、雷公藤制剂、复方青黛丸胶囊等中成药后,制药源性肝炎。

1.3中成药所致的变态反应

此为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也最高,其临床表现形式也呈多样性。以发热、皮肤过敏最常见,多表现为过敏性药疹或荨麻疹样皮炎,在全身或局部相继出现高出表皮、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斑丘疹,疹面皮肤潮红、瘙痒、压之可退色。有时可见全身肌肤灼热如焚,或致全身剥脱性皮炎,还可表现为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休克。

1.4中成药所致的心血管系统反应

主要症状为: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下降,雷公藤多苷引起粒细胞减少,银杏叶片引起虹膜出血,六神丸、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引起过敏性紫癜。

1.5中成药所致的其他不良反应

有低血压、皮下出血和四肢震颤、心律失常、水肿等。

2.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

2.1辩证错误,用药失误

中医辩证是药物使用的依据和前提,辩证错误,将造成用药失误,然而在正常的中药剂量下,也有着不良风险。寒热不清,虚实不明,治疗上可能造成不正确用药,例如“寒者寒之”、“实者实之”等。很多中药自服而损害血液系统,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经过中医辩证,造成“证治不合”。

2.2药物毒性及剂量

中药不同于西药,每个包装上都标明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中药的使用是多年来临床研究实践的成果。药物本身有毒性,同时使用剂量过大,就会造成不良反应。因此,对某些有毒药物必须要重视用量,医院临床医生在没有增加药量经验之下,不可滥用,不然会引起十分恶劣的后果。如:一名30岁男患者,癫痈病,医师所开处方为:瓜蒂30g,黎芦6g,常山30g,煎服之后发生呕吐、腹泻,腹痛,便血,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而此三味药的正常使用量为:瓜蒂0.6~1.5g,黎芦1~1.5g,常山3~9g。上面的处方严重超量,导致患者死亡。

2.3中药材的质量问题

由于药材产地不同,受土质、气候、采收季节等条件影响,其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异,不同基源的同种药材差别就更大。但目前由于管理上的不严和急功近利等原因,使中药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了成药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含量。也有个别不法药商受利益驱使,不惜以假充真,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危害。

2.4炮制不当或煎法不当

合理炮制是关键,如药材未按要求炮制,或应该炮制而未炮制,就会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如临床需熟大黄或大黄炭,炮制不达标,使用后会导致腹泻。正确的煎药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要一环,如乌头、附子等入汤剂,必须先煎30~60min,以减少其毒性,如煎法不符,则可能有中毒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2.5中西药合用不当

临床上中西药合用是普遍现象,中西药合用增加了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反应的机会,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右旋糖醉配伍用药,出现过敏性休克。

2.6患者自身因素

中药应用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尤其是妊娠、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用药。妊娠期妇女若用药不当可导致流产等。老年人、婴幼儿、肝肾疾病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相对较差,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敏感性体质及特异性遗传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与常人不同,也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3.中药合理应用对策

3.1健全药物管理制度

规范中药的制作、收购及销售全套流程,保证中药质量的优良。例如对高蛋白含量较高,遇高温而变性的药物,要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炮制,此外,可以用生姜、明矾等使生半夏毒性降低。另外,对毒性强的一些药物,要确保专门人员看管,交由专柜进行保管,记录好每次用途和用量,保证有据可查。

3.2了解患者实际情况

临床医师用药前首先掌握患者详细资料,如性别、年龄、相关病史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用药治疗,若患者为儿童或老年人群,应适当减少药物使用量,若患者病情较轻,可缩短疗程。

3.3提升中医师诊断与用药的水平

就中医师角度来说,应充分加强理论学习,严格根据辨证后用药标准为患者来开药,指导患者用药,在用法和用量上,要明确病因和机理,最后确定病因及治疗的方案。合理使用组方,避免滥用或错用的情况出现。

3.4合理配伍

中医辨证用药与中药方剂的“ 主辅佐使” 组方规则是确保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防止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根本方法。中药的使用应按照用药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医治,对症用药,合理设计用药处方,控制用药剂量和周期,防止滥用。对于用法特殊、需大量用药,要有理论和实验根据或由小剂量开始递增,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研究中药的合理性,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3.5遵守药物煎煮要求

在进行煎煮中药时要按照不同药物使用要求,严格遵照先煎后煮的规律,进行定时煎煮。在使用中药过程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进行辨证治疗。一旦发现药物对患者产生副作用,立即停止用药。

4.结语

临床治疗对于中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量中药类注射剂已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在这一过程中,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慎重选择中药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重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的流通,尽可能保障患者药品安全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2]张国睿.正视中药不良反应及完善相关监测体系的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8)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精彩的篮球赛》
《雪孩子》故事梗概
中秋赏月晚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春天的校园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防腐木屋的特点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笋芽儿》教学目标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戏答元珍》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笋芽儿》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