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相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主要在于能否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分析中,不管是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的因素,与学生的兴趣有直接关系的主要是教师,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多动好动的特点,注意力的维持还不够好,这也是小学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如何较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注重课堂高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只要是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一种习惯。当熟练变成了习惯,好的态度也就会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也会更好地运用。这些出于本能,也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对小学生而言,有了好的听课习惯就会在训练中坚持长久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计算机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以众多信息呈现的形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也会表现得比较强烈,而这种好奇心如果转变为认知兴趣,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也会自觉地认真听讲,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图形爷爷要带着他的子孙们到我们的课堂与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知道它的名字吗?多媒体呈现了各种各样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圆手拉手,同学们在多媒体中看到这些图形,立即被吸引到本节所讲的问题中,很想了解它们的名字。在对图形的认识中,孩子们抢着为它们起名字,不仅会给它们起名字,还能说出这个名字的原因。这种情境让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擦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的情境会因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得到解决,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培养受限,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限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时空的局限打破,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真实的场景得以再现,典型的感知材料得以展示,现象的本质属性得以凸显,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要因情境而情境。比如,在计算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了许多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有效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效地选择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从中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间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有关联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是对现实的生活情境的选取。教师从中选取教材中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并对其进行加工与创设,以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之素材,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二是开放的生活情境的构建。教师要对课内知识不断加以延伸与拓展,化抽象的知识学习过程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以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是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再结合这些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做二次加工与整合,并创设生活的情境。课堂导入要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导入好比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也要“生活化”――例题教学结合生活实现,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运用的“生活化”主要是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源头活水作用,其中的许多素材也是数学课堂中学生所用的材料。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实现文本的“静态”,让数学变成生活中的“动态”数学。让学生感觉学数学是有用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课内外加强联系,拓展练习,促进创新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也为课内教学资源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对课内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作用,为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条件。这正是伟人所讲述的: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加强了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练习拓展思维,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对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的原因。在图中观察“等底”的条件,再对“等高”的条件做进一步的观察,要求学生体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原则,并对其加以利用。并归纳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总之,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数学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加以把握,正确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每一环节精心设计,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喜欢学数学,更会学数学。

参考文献:

[2]吕世虎,巩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理想
人生的转折
这就是我
我心中的理想
坚守理想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
人生如灯冷静
这就是我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电脑游戏中学到了语文
人生一世,孰能无败
这就是我
让“星光”点亮人生
人生的作文
新浪微博的现状和未来运营模式探析
语文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研究
关于共青团组织职能的辨析
高尔夫地产营销策略探析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服装设计创作灵感的捕捉路径分析
跆拳道俱乐部营销战略的研究
浅论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浅谈电力设备市场经营现状与营销策略分析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低效的作文教学研究
中世纪学生学费考察与评价
论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上辈子敬神,这辈子教语文
“情感功能”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2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20美金的价值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1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2
《她是我的朋友》 教师语录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2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