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指导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指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6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指导

【摘 要】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入手,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更好地指导教师把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但是就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克服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脱离的弊端,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旨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现状及原因

(一)学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够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没有把儿童文学当作文学来阅读,仅仅用它来进行识字、习文、写作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施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性的熏陶。学校不重视儿童文学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因此未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学生对儿童文学传递的知识经验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对于儿童文学的教授只停留在表面的赏析,缺乏内在的启发性的循循善诱,导致学生缺乏儿童文学真善美的潜移默化,未能形成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儿童文学的氛围,儿童文学的审美娱乐教育认知功能也随之缺失。

(二)家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能够为孩童打开通往儿童文学世界的一扇门,由于学校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缺失,导致家长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儿童文学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家长天真地认为儿童文学的教育理应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孰不知教师教学也存在短板和缺陷,教师对于儿童文学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传统的字词句篇文章主旨上面,强调了认知教学,却忽视了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收益见效快的快餐式阅读,而忽视儿童文学带给大众审美的享受,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使得人们缺少思考的过程,领略不到儿童文学真善美的情感体验,而且儿童文学从不会刻上金钱利益的标签,这也使得一些过分追求金钱的人体会不到儿童文学的审美趣味,一味地选择带有功利性的能够娱乐大众的低俗文化。

二、应对措施

(一)创设条件

1.学校层面

创设图书角:学校通过儿童文学畅销书和教师推荐书目,为每个班级增设图书角,购买适合儿童阅读的并受到儿童推崇的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拥有的儿童文学书,进行图书漂流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并有所收获,形成一种良好的充满童真善良质朴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组织兴趣小组:学校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让孩子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参加阅读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切实了解学生读过哪些儿童文学,对哪些作品感兴趣,阅读能力如何,阅读习惯怎么样,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孩子阅读之后,要求学生从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并小组之间交流,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2.家庭层面

重视图书的选择:家庭是孩子活动的第二场所,也是仅次于学校之外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环境,儿童文学阅读是审美活动,伴随着娱乐,消遣,因此家庭这种氛围是最合适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欣赏,家长要帮助学生选择,选择适合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书籍。儿童文学作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爱的母题在于渴望母亲,感受家庭的温情,体现人类现实性的一面。顽童的母题的意义在于渴望自由,内心追求无拘无束,体现人类未来的指向。自然的母题在于给人带来超脱感和亲近感,使人感悟到人类社会之外还有一个无比神奇的自然。家长可以从这三点着手,有所侧重地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开展亲子伴读活动:家长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为学生购买适合他们这一年龄阶段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深层亲子伴读,每次时长约一小时,并做好读书笔记,把孩子领悟到的内容用笔记录,家长再根据自己深层的理解给予孩子一定的拓展,使孩子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处理好文学阅读与新媒介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儿童文学阅读受到了来自新媒介的冲击。虽然新媒介能够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和技术上的膜拜,比如电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翻拍,吸引孩子的注意,带给孩子审美愉悦,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并不利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缺少阅读感悟的形成过程,认识仅仅停留在表层。电视采用灌输式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内容,孩子在欢快之余缺乏思考的过程,缺少儿童文学对儿童心灵的塑造。因此,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提供机会

1.教师培训机会

学校基于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考虑,可以开设儿童文学基础知识的网络课程培训和儿童文学教学技能的专家培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在线答题,每周达到一定课时量的培训,并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问答。同时学校聘请专家,为在职教师传授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给予教师实际演练的机会,并以公开课的形式考核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2.学生阅读机会

每天安排学生在校阅读图书角的儿童文学作品,安排交流时间,交流自己看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图书之间的流动,做到资源共享,让孩子获得阅读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在阅读之中如果愿意跟老师交流,老师要耐心地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感悟到儿童文学带来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哲理。

(三)教师的阅读指导

1.帮助儿童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儿童文学

每个儿童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有自己偏爱的题材类型。教师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选择时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在差异中交流,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的儿童文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阅读的作品也会趋向成人化,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偏向于童话寓言故事,高年级学生则更喜欢科幻故事悬疑小说,所以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要考虑到由于年龄的变化引起的阅读兴趣的变化,只有全方位权衡,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2.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以老师为榜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向他们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一片知识的海洋,只有真正潜心研究,才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和宝贵之处。要想在茫茫的书海中找到一方净土,教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在欢愉过后多一些思考感悟。

3.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

一段时间内,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阅读过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交流,采取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的形式,不仅仅是回顾优秀作品的过程,更多的是分享心得的过程,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能掌握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况,又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评析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阅读审美能力。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显而易见,作为小学老师,我们是孩子的天使,儿童文学是发现儿童、发展儿童的事业,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积极引导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6)
《精彩的篮球赛》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8)
春天的校园
《“女孩节”联欢会》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秋赏月晚会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防腐木屋的特点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戏答元珍》
《笋芽儿》教学目标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笋芽儿》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