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注表达 聚焦语用

关注表达 聚焦语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5

关注表达 聚焦语用

摘要 语文课程重在语文文字运用与实践,教师可以从学段目标,单元内容,课时目标,文章标点符号以及不同的文体等方面入手,关注表达,聚焦语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 表达;活用;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再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关注表达形式,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语言是新课标最大的亮点与变化,它成为语文教学这两年来的一次“华丽转身”。这与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语言形式”的学习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关注表达,聚焦语用,创生学生的言语智慧呢?

一、根据学段目标展开语用训练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认为教师在关注文本表达方式的同时,还要关注儿童表达中的“生长点”,引导孩子有效学习表达方法。

1.第一学段――说话练习

曾听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看雪》一课,她出示雪景图请学生欣赏,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问学生“你为什么瞪大了眼睛?”“你为什么张大了嘴巴?”“你为什么‘啊’了一声?”,在无痕中引导学生理解了“惊奇”的意思。遗憾的是,教师在这里戛然而止。我觉得这时教师引导孩子用“惊奇”这个词来说句话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除了词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句子的模仿练说。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联系生活说说句子“一个高,一个矮,一张桌子,一把凳。”“一个黑,一个白,一块黑板,一面墙。”……

其实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会说出很多我们无法想到的句子,这种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的说话练习孩子们非常喜欢,能让孩子在快乐中达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第二学段――段的练习

步入中年级,孩子们要开始习作了,在第一学段孩子们写话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孩子关注段的构成方式。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

这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这个段落是因果关系的构段方式,先介绍海水的色彩后介绍形成的原因,我们在引导孩子明白因果关系的构段方式后还可引导孩子调换顺序说,先说原因再讲结果。接着可引导孩子结合学校生活展开语言训练,如:教室里同学们有的满脸涨得通红,像个熟透的苹果;有的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有的气喘吁吁……因为前一节课是体育课,大家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跳绳比赛。当然还可以让孩子灵活运用因果关系的构段形式。

课文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这是并列关系的构段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写写“阳台上……”“校园里……”或旅游参观等看到的景物。

3.第三学段――篇章的练习

到了高年级,我们除了多关注文章的遣词造句、构段等的表达形式及方法,还应该多关注篇章的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一课作者睹物思人、睹物思事,采用首尾呼应的表达形式。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孩子学习作者这种表达方式,想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总会让你想起某些人物某些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匆匆》 《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都在文中告诉读者自己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我们认真解读文本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在告诉读者自己获得的人生启示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在文章开头,有的在文章结尾,有的在文章中间,有的文章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读来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关注,在本单元的作文及以后的习作中就会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启示在文章结尾的那种总结似的表达。

二、根据单元内容展开语用训练

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关注表达展开语言的运用与实践。

本单元的导语即本单元的语言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这单元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三篇文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三篇短文都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描写叫正面描写。其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写王熙凤这个人物,不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还从林黛玉的眼中来写,从贾母的口中来写,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与丰富正面描写,两者相辅相成,使熙凤性格特征呼之欲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应该能够初步感知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而对于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如何用语言、动作、神态对比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则是知之不深,悟之不透,这就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升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应有单元意识,有目标、有条理地引导孩子们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

三、标点符号的运用与实践

这两年来,教师们在引导学生文本细读时能沉入语言,在品读推敲中重视细读字词句和表达方法,却淡忘了文本是语言与标点符号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标点符号和语言结合起来品读文本,对于标点可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在多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

四、因“体”而异,因“材”施教

言语学习及表达重要的法则之一,就是积累、形成、领悟具体表达的“文体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辨析不同的文体拥有不同的表达特征与表达形式,理解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读法与写法,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善于融会贯通,运用、化用、活用一些基本写法于写作之中。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个单元专题是“中外童话”。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入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理解童话的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有趣等特点,领悟童话写作中的拟人、拟物、夸张、悬念等写作方法,并逐步学习如何写作童话。

在小学的教材中出现了不少的说明文。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说明文的写作特性及言语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说明文的“体式”并逐步学会写说明文。

议论文的形式是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当然教材中还有很多特殊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各个学段,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的新颖别致的构思;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反复的写法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好范例。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会文,用心解读,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孩子们语文实践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8)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秋赏月晚会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春天的校园
《精彩的篮球赛》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雪孩子》故事梗概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防腐木屋的特点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笋芽儿》教学目标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戏答元珍》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笋芽儿》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