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红楼梦词语训释三则

红楼梦词语训释三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3

红楼梦词语训释三则

摘 要:笔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常查阅工具书以辅助理解,发现几个《汉语大词典》解释欠精当的词语,拙文将对其中三个词语略加考究。

关键词:红楼梦;词语训释;温存;契弟;伏侍

《红楼梦》,清代杰出的长篇白话小说,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口语化程度极高,基本反映了当时的语言原貌,为后世人研究当时的语言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语料。前人对红楼梦词汇的研究已经相当详细,笔者在参考前辈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几个疑难词语。拙文对其中三个词语略加考究,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由于《红楼梦》创作过程中迭经修改,且长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故版本问题较为复杂。本文选取影响较大的脂批本(包括甲戍本、乙卯本、庚辰本以及蒙府本)作为研究底本,同时参证程甲本和戚序本。

一、温存

【温存】动词,亲热,尤指男女之间亲密的表情和行为。

《红楼梦》(脂评本)第五十八回:“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

按:“温存”一词,《汉语大词典》有四个义项,分别是抚慰,体贴;温暖;温柔和顺以及保暖养息。笔者认为上述义项均与文意不符,“温”有温和、温顺和温柔等义;“存”有问候、抚恤等义。故,“温存”是状中式复音词。它既可表示性格、语言的温柔和顺,也可表示男女之间的亲热行为。笔者认为本例“温存”当指男女之间的亲热行为。就本例而言,虽然台上二人演的是假夫妻,但是“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此为“假”中亦有几分“真”;台下二人“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此为“弄假成真”。又见《红楼梦》(程甲本)第五十八回:“那里又是什么朋友哩?那都是傻想头,他是小生,药官是小旦,往常时,他们扮作两口儿,每日唱戏的时候,都装着那么亲热,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像真的一样儿。后来两个竟是你疼我,我爱你。”同一件事,程甲本用了更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可见此“温存”当指男女之间的亲热行为。此义项早已有之,亦见于自唐至民国的文学作品中。例如:

《全唐诗・寄湖南从事》第六零八卷:“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全宋词・周邦彦》:“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却更被温存后。都忘了、当时]u。”

《全元散曲・卢挚》:“但合眼鸳鸯帐中,急温存云雨无踪。”

《金瓶梅》第七十五回:“当下两个旖旎温存,万千罗唣,H捣了一夜。”

《醒世姻缘》第七十九回:“且是惧怕寄姐疑心迁怒,不过是背地里偷伴温存。”

二、契弟

【契弟】名词,男同性恋者,鸡奸者。

《红楼梦》(脂评本)第九回:“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

按:“契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结义的弟弟”,是定中式合成词。但是,笔者认为此“契第”应指男同性恋者,理由如下:

从上下文来看,“龙阳之兴”,实际上是指“男色之兴”。龙阳君,魏王男宠,与魏王共船垂钓之时,唯恐日后在后宫之中如小鱼一样被舍弃而哭泣,“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战国策》卷二十五)“龙阳”、“安陵”逐渐成为后世男色的代名词。明代《石点头》第十四回:“如此说来,方见安陵、龙阳,是男色行中魁首;楚王、魏王,乃男风队里都头。”故,薛蟠偶动龙阳之兴而结交的“契弟”,当指“男同性恋者”。

从社会风气来考查,男同性恋现象并非是古代宫廷特有的。据记载,明代,在海运发达的福建一带,以“契”为名义存在的同性恋现象是比较普遍和公开的,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俗。因为航船上不能有女人,所以男人需要通过同性间的亲热行为来满足生理需求。《敝帚斋余谈》:“近乃有称契儿者,则壮夫好淫,辄以多金娶姿首韶秀者,与沟衾n之好,以父自居,列诸少年于小舍,最为乱逆之尤。闻其事肇于海寇云,大海禁妇人在师中,有之辄遭覆溺,故以男宠代之,而尊豪刚遂称‘契父’”。《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闽人酷重男色,无论贵贱妍媸,各以其类相结,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抚爱之如婿,弟后日生计及娶妻诸费,俱取办于契兄。”清以及民国的文学作品亦记有此风俗。《子不语》卷十九:“闽俗原有聘男子为契弟之说,闻里人述梦中语,争醵钱立庙,果灵验如响。”又如《古今情海・男色宅靡》:“至如习尚成俗,如京师唱小曲之人,福建所谓“契弟”,还有那些得志的士人,养娈童当作仆役;钟情的少年,狎玩漂亮的童仆仿若兄弟好友。这种风气盛行于江南而渐渐传染到了中原大地。”因此,“契弟”一词词义逐渐演变为以“结拜”关系为掩饰的男同性恋者亦在情理之中。现在,在粤方言中,“契弟”一词仍保留男同性恋者的意思。《汉语方言大词典》:“契弟,男妓;男同性恋者。”值得注意的是,在粤方言区,“契弟”一般用作詈语;而结义弟弟,则称为“契细佬”。毕竟,自古至今,同性恋都还没获得整个社会的认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依然忌讳。例如:

《石点头》第十回:“这班朋友答拜,虽则正经道理,其实个个都怀了一个契兄契弟念头。”

《乾隆南巡记》第六回:“前数年,这班人因见我年轻貌好,都教我做契弟羞辱,我父亲恐怕生事,打发我住外埠做工。” 三、伏侍与服侍

【伏侍】伺候,照料。“伏侍”与“服侍”是同音替代。

《红楼梦》(脂评本)第一回:“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

(注:“伏侍”一词在《红楼梦》(脂批本)中共出现92次。)

按:“侍”,《说文・人部》:“承也。”段注:“承者,奉也,受也。凡言侍者,皆恭敬承奉之义。”“伏”亦有伺候、侍奉之义。《说文・人部》:“司也。房六切。”段注:“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服”,《说文・舟部》:“用也。房六切。”段注:“关雎笺曰:‘服,事也。”“事”,有伺奉义。《易・蛊》:“不事王侯,志可则也。”《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笔者查阅《广韵》、《正韵》和《集韵》等音韵学书籍,“服”是“伏”韵纽下同韵之字,二字同是入声屋韵。可见,当“伏侍”与“服侍”均表示伺候、照料之义时,“伏”与“服”音同义通。

另外,“伏侍”与“服侍”二词在《红楼梦》中亦同时作为“伺候、照顾”义使用。《红楼梦》(脂评本)第三回:“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其实,在元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此二词作为“伺候、照料”义并存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同时使用这两个词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全元杂剧・关汉卿・杜蕊娘智裳金钱池》:“张千,与我唤的那上厅行首杜蕊娘来,服侍兄弟饮几杯酒。”

《全元杂剧・无名氏・冻苏秦衣锦还乡》:“唤几个歌儿舞女来伏侍兄弟咱。”。

《鼓掌绝尘》第五回:“他姊妹二人不惮艰辛,紧紧在房中伏侍了五六个昼夜。”

《鼓掌绝尘》第六回:“相国道:“实是难为了你们姊妹两个,尽尽在我房中服侍这五六个昼夜。”

《隋唐演义》第七回:“王小二得了这四两银子,笑容满面,拿进房去,说与妻子知道;还照旧服侍。”

《隋唐演义》第八回:“小二哥,秦爷并不怪你。倒要把金装锏卖了,还你饭钱。你须照旧伏侍。”

参考文献:

[2]黄小娅.干弟弟为何不能叫“契弟”[N].羊城晚报,2009,9.

[3]周汝昌.红楼梦辞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中送盲人
我的小卧室
农庄秋色
“粗心”和“细心”的故事
跳棋比赛
快乐的课间
妈妈急坏了
秋天的落叶
妈妈变懒了
妈妈的生日
美丽的夕阳
又惹妈妈生气了
几块西瓜皮
虚惊一场
对我国事实婚姻立法制度的思考(1)论文
探析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中的地位(1)论文
探析农民土地使用权保护(1)论文
中国电视剧产业名著翻拍的合理走向
谈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之比较(1)论文
浅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1)论文
谈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探析视觉次序对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潜在引导作用
浅谈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明责任(1)论文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论“理想国”背后的现实中
论DV记录短片的剪辑运用手法
电视综艺灯光策划分析
浅析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1)论文
浅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1)论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1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5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建议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3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7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2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4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2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0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4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3
《静夜思》教学设计1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