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点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点分析

上传者:admin
|
翻新时间:2015-11-25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点分析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应当始终坚持创新要素,不断拓展教学新思路、新方法,重视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优化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评价和教学空间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经验、新模式层出不穷。历史教师要善于从五彩缤纷的教改经验中汲取有价值的因素运用于自身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中紧扣要点实施突破。

  一、初中历史教学应当体现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手段是历史教学中非常得力的助手,其在提高教学情境、教学容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教师要将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有力抓手带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教学手段当属信息化手段,较好地推动了历史教学。笔者在教学中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媒体演示作用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增强了信息的丰富性、生动性,演示教材补充信息可以极大地丰富历史课堂,丰富的信息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发挥信息网络作用现在学生家庭中电脑网络普及率大幅提高,教师要重视将学生自主预习活动、课外巩固活动与信息网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绿色上网搜集历史学习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学习信息。从上可以看出,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一位教师都要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精心组织、高效运用,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当体现教学方法改革

  教法改革是整个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笔者在教学中从四个方面着手,体现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知识拓展、情感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一)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知古论今、展望未来,这是历史教学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在探究历史知识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寻找对比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加深理解、揭示规律、提高能力。例如在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教学中,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科举制设立的背景、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科举制与以往人才选拔制度的对比,分析科举制度的进步之处。这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站在纵向的角度开展研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充分参与其中,寻找出相应的对比参照点,从而能够进一步凸显科举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鼓励开展自主探究历史教学的主动权要还给学生,初中生在学习中学习参与的欲望比较强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同时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与载体。笔者在教学中重视这一方面的尝试,以《戊戌变法》为例,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模式,出示思考题要求学生对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主要主张、历史背景,以及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相互讨论形成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念,这是正常现象。笔者要求学生相互之间不拘一格进行交流,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以及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学习参与度,较好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解决大多数问题。笔者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研究剩余的一些难点。如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笔者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封建制度两个角度入手,逐层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必然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抽丝剥茧般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对内容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入。

  (三)组织教学专题活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历史专题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例如《难忘九一八》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不忘国耻、增强责任感,笔者专门组织了研讨活动,从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这一角度入手,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搜集,课堂上开展汇报交流,教师随机进行补充,通过人员伤亡数据、财产损失数据,以及一些历史图像资料,让学生深切感悟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对昔日的中国所遭受的悲惨命运感到无比痛惜。笔者从不忘国耻入手,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现在经济、国防、军事实力的变化,以及外交地位的提高,通过今夕对照让学生从悲愤的心情转变为自豪感,从而产生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最终专题活动取得了圆满成效。

  (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有着诸多联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能理论与现实脱节。在一些能够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内容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生活感知。例如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向自己的家长亲朋好友了解几十年来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以固定期限为节点逐一进行了解,从 5 年前、10 年前、15 年前、20 年前等不同时间跨度,了解普通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生活条件、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对比揭示出经济社会不断进步这一主题,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一内涵,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不仅加深了认识,而且受到了教育。

  三、初中历史教学应当体现教学评价改革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完全局限于知识点的检测,一张试卷评判学生整个历史学习状况,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不全面的。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应当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评价一定要着眼于全面。

  (一)对知识点的掌握进行评价学生历史学习如何,知识点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以往通过试卷检测的方式进行,其实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如每一课时的当堂检测、每一课的知识要点检测等等。形成逐层提升、环环相扣的知识点体系,使学生在每一次的检测中都能够准确把握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拾遗补缺,更好地发挥检测的促进功能。

  (二)对分析研究能力进行评价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内容,如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自主搜集资料等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思维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拓展型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研究的综合能力。

  (三)对思想情感状态进行评价以史为鉴强化思想教育,是初中历史学科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教育,对学生人生理念、思想情感的正确性和积极向上程度予以评估,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四、初中历史教学应当体现教学空间改革

  历史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要善于拓展,向丰富的课外空间要质量要成效。

  (一)要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如《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征途中艰难险阻的素材信息,课堂上开展交流,配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长征之难有着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再比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前,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向自己的家人、周围的长辈了解他们所经历的十年文革,从而在直观上加深文革印象。

  (二)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历史教学要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如知识点掌握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怎样快捷地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这些方面充分发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资源,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要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教材中的拓展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既可以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专题研究,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应当始终紧扣要点进行突破,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健康成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8)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精彩的篮球赛》
《“女孩节”联欢会》
春天的校园
《开国大典》观后感(6)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秋赏月晚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防腐木屋的特点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笋芽儿》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笋芽儿》教学目标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戏答元珍》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