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谈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谈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

论文关键词: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礼貌原则

论文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模糊语言的功能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的角度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众所周知,语言的正确使用离不开清晰、准确。而模糊性,语言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属性却长期被人们忽略。模糊性是指边界不明。传统观点认为,命题应该是两值的:非真即假。模糊性是对两值理论的一个否定,它是三值的:真、假、或者半真半假。模糊表达的功能多种多样,保持礼貌是人际交流中很重要的一点。模糊修辞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本文尝试着以委婉语和低调陈述为例探索模糊语言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理论知识概述

㈠ 模糊语言 ㈡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二、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㈠ 模糊限制语 面子是礼貌原则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Brown和Levinson把模糊限制语视为可维护面子的策略之一。例如:①To some extent, the painting is beautiful.②You are wrong, it seems to me.第一个例子中,借助于模糊限制语“to some extent”发话者避免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从而维护了另一方的积极面子。第二个例子显然是发话者在批评另一方,但“it seems to me” 这一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使发话者的陈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He is more or less the most respectful person in this field.“More or less”属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的使用暗示着发话者无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听话者身上,是对听话者消极面子的一种维护。 "

㈡ 模糊修辞

众所周知,修辞是一种语用策略。伍铁平说;“在修辞中模糊能起到精确起不到的作用”(1999,346)。所以模糊修辞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模糊修辞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国内有学者认为,低调陈述、委婉语等属模糊修辞,并可作为维护礼貌原则的一种策略使用。本文主要讨论低调陈述和委婉语这两种模糊修辞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低调陈述即为“言之不足”,借用温和、弱化或模糊的词语通过弦外之音含蓄、内敛地表达不得体或使人不悦的实话。低调陈述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体现出来:① Yes, I do not play too badly.②You are late for the last time.③ A: I think Professor Li’s lecture is terrible. Do you think so? B: 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在第一个例子中,假设这是一个冠军的获奖感言,这种表达方式避免了过分炫耀,与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是一致的;在第二个例子中听话者能够轻松掌握会话含义,即发话者在发出解聘信号,这与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是一致的:尽量减少他人的损失。例三中,B的回答遵循了一致准则,维护了礼貌原则。此外,低调陈述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丢面子的可能性。例如:I promise I will give you a failing grade.这句话是老师对学生的一则警告,“promise” 是 “warn” 比较缓和的一种说法。 借助于低调陈述,老师不仅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也给学生留了面子。

委婉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吉利并且礼貌的说话方式。在委婉表达中,听者可以透过字面意思领会说话者的“言外之意”。通常情况下,疾病尤其是致命的疾病被称为禁忌语的一种,人们在表达时为了考虑当事人的情绪,可以选择委婉语这一语用策略。“cancer” 通常被称为 “the big C”, “social disease” 是 “AIDS” 的委婉语, “insane” 被说成 “soft in head”。这些说法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此外还与同情准则相一致:减少对他人的厌恶,夸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礼貌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都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与礼貌原则规定的六条准则是一致的,对礼貌原则起着维护作用。交际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维护谈话双方的社交均势,使谈话顺利进行,交谈变得文明礼貌。

参考文献:

[1]Brown, P. and Levinson, S. 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7.

[2]Joanna Channel. 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4]何自然. 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 外国语,1985年第5期.

[5]鞠红. 低调陈述与会话含义[J]. 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6]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钟文,郝义侠.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白马涧一日游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女娲补天
狼和刺猬的故事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蜜蜂的自述
我上六年级了
鹬蚌相争
亲情
森林里的遭遇
最后的六一
老鼠国开会
圣诞节前夜
小燕子和小猫
春天的畅想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论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费改税”基本思路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傣家井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僧·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