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骆维琴

教育储蓄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鼓励城乡居民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而开设的一种特殊储蓄存款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支出已成为居民的第二大消费,所以教育储蓄深受城乡居民欢迎。但由于教育储蓄存在管理上的缺陷,导致部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源流失,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一、目前教育储蓄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1.管理办法不完善。目前施行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存在缺陷,一是没有界定清楚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享受教育储蓄优惠的时段,即学生是在一所非义务教育学校学习期间享受这样的优惠,还是终身只享受一次优惠。二是未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作详细规定,使金融机构的柜台人员对有效、无效“证明”的认定难以把握。由于该“证明”是确定能否享受教育储蓄优惠的关键文件,所以极易使个别人“钻”政策空子,从中偷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三是对储户办理教育储蓄开户,除要求其提供实名制所需证明外,无其他任何限制,再加上各金融机构(不含邮政储蓄机构)均可开办教育储蓄,致使部分储户可随意到各金融网点开户。

2.部分金融机构办理存取手续把关不严。一是对储户乱开户的行为不制止,部分储户被教育储蓄利率优惠、利息免税优惠所吸引,擅自到各金融机构滥行开户,有的人在一家金融机构同时开立几个教育储蓄账户,但经办网点为了储源,也乐此不疲,默认客户的行为。二是实名制规定执行不力,少数金融机构为了不使储源流失,迁就储户非分要求,采取各种手段放松甚至不执行教育储蓄实名制。三是少数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的效用认定比较马虎,使教育储蓄存款的支取把关流于形式,个别网点的经办人员碍于情面,只要储户能提供“证明”,也不管其是否真实有效,均给予办理。

二、完善教育储蓄管理,防止税源流失

1.统一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规定。因为教育储蓄业务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受益者特殊的金融营销业务,所以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统一制定教育储蓄的实施细则,明确有关具体规定。如储户享受教育储蓄优惠的具体必备条件、受益者在接受非义务教育期间享受优惠待遇的次数、储户每次存款的最高限额等。

2.完善学生身份证明的管理,把好教育储蓄的准入关。一要抓好学生身份证明的印发工作。各地税务部门应将“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视同于发票一样加强管理,由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税务机关监制“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以保证“证明”能提供教育储蓄业务所需的各有关要素,然后有计划地分发到各有关学校,确保“证明”印发工作的规范化。二要做好开具学生身份证明的工作。各非义务教育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身份证明备案备

查制度,严格按规定办事,不徇私情,不出具虚假“证明”。三要加强对“证明”使用情况的检查。各地税务部门,人民银行各基层支行,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从“证明”的印制到“证明”的发放、开具每个环节中都应严查细究,使检查工作得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规范教育储蓄业务操作程序。一是严格教育储蓄业务的开户手续。储户办理开户时,不但要求其提供受益人、代理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件,同时也应核实受益学生的有关证件,把好准入关。然后再以学生的姓名开立账户,严格执行实名制规定。二是把好教育储蓄存款的支取关。各金融机构在储户支取存款时,应认真核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清算本息。三是税务机关应经常抽查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的情况,认真核对教育储蓄的账户、证件,核实账与证、证与证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来源:中国税务报2002.02.2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白洋淀
神奇帽子
一次特别的游泳
可爱的小白兔
第一次钓鱼
20年后的我
这就是我
笑声
一诺千金
爸爸,我想对你说
我帮妈妈做件事
登长城
夏天来了
20年后的肇庆和母校
公园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申报材料
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5.25我爱我”心理健康节倡议书
优秀团干部考察材料
积极创建示范岗 推进计生服务工作
同事治病捐款倡议书
教代会倡议书
学生会、团委招新倡议书
献爱心义卖倡议书
“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市”倡议书
师德师风倡议书
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关于关于创建区级文明单位的实施方案
发扬长征精神活动倡议书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论侗族大歌生态
幼儿艺术教育发展途径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综述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青铜器造型艺术成果
对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
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略论《尔雅》的语言学价值
蒋大为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蟋蟀的住宅》教学随笔
《去年的树》教学思考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思考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巨人的花园》教学诊断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景回放与反思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的几点想法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送教课)与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教学案例评析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