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1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重新规定和说明。在一定意义上,“类哲学”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着人类走向美好未来。

【关 键 词】类哲学/物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类存在

【 正 文 】

高清海先生提出“类哲学”,旨在摆脱哲学史上人总是被抽象化理解因而失落了人这一理论困境,思考当代人的生存问题。“类哲学”破除了传统哲学以物的方式理解人的思维方式,确立起以人的方式理解人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存在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和说明。本文试对这两方面加以论述。

一、物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思维方式

高清海先生提出“类哲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出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用人的方式理解人,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取代传统哲学的思考维度。为此,他比较了物的思维方式和人的思维方式。

物的思维方式是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它面向人的外在自然,习惯于从日常经验和实证科学的视野,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去理解把握对象,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原本只适应于理解物的存在方式,但在人们崇尚科学理性的时代,却成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唯一思维方式,形成了以物的方式说明人的问题的哲学传统。这就是哲学史上人总是被抽象化理解的主要认识论根源。

高清海先生指出,物的思维方式用观照自然的方式观照人,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其一,从人的发生学上理解人。即寻找先定的本体,并由此引出人的本性规定。这也就是传统本体论思维模式;其二,以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在人与物的区别中把人拆零,从不同于物的特性去规定人的本性;其三,在人的诸多本性规定中寻找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本性,把人理解为由这一特性所支配的存在物。实际上,这三者都是认识物的“对象意识”,其固有的思维特点,使“本不能对象化的人对象化”(注:陆杰荣:《类哲学:哲学维度的思考方式》,《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使不是纯自然化的人纯自然化。因此, 以物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全面地说明人的存在问题。如果人类囿于这种思维方式,可能会致使人的科学理性片面发展,因而引起诸如战争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 应该说,高清海先生把实践思维方式定义为人的思维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重新规定和说明。在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实践仅仅被归结为与理论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本质上还是从属于物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规定,实践只能说明理论问题,无法说明人的问题。高先生把实践定义为“人的方式”,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的意义。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还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范畴,实践的认识论意义是从属于实践的人的生活世界的规定的。 地促成人的类本性的占有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实践。这就是人的类生活的辩证法。

总之,马克思对“类”作出了现实的、历史的把握,是用人的方式理解人的哲学思考。其中,实践观点是其出发点,辩证法是其分析方法。高清海先生在重新界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类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作为“类哲学”的基础,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所作的根本性改造和变革。

二、类与人的存在方式

高清海先生提出“类哲学”,是力图以“类”对人的生存问题作出一个合理的说明。

“类”这个概念在最普泛的意义上含有自身统一性、自身统一体之意,即事物自身与他事物的统一性、一致性。宇宙间每个物种内部都体现出“类”属性。由于类性,宇宙间万事万物才呈现出一种终极秩序与终极和谐状态。高清海先生之所以用类性来表征人性,是因为唯有人才有类本性,类在人那里才具有本质意义。高先生通过比较物的类属性(种性)与人的类本性对此作出了说明。他分析说,体现在物种之间的类联系,是由物种内部固有的本性所规定的一种天然性、本然性,它只是作为外在力量对物种起作用的,并不构成物种的活动对象和活动原则。因此,事物既无类的生活,也无类的意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性成为人意识的活动对象,同时也是人活动的原则。也就是说,人既有类的活动,又有类的意识。有学者认为,“类对现实的具体的人具有先验性、超验性、经验性。先验性是指人生来就处于特定的类关系中;超验性是指类的完整状态正是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经验性是指人在生命活动中总是感受和经验到自己是类存在物、生存于类中。”(注:刘啸霆 高桂梅:《用类的观点看世界》,《哲学动态》1997 年第3期。)这些观点深刻说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类存在物,我们只有把人性理解为类性,才能把握住人之

本质。类性就是人性,类理论是最能反映人本性的理论。类是人的真正本性,类哲学便是真正人的哲学。

“类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期待着以“类”为本位的人的实现,即马克思所揭示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的人。以“类”为主体的人,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憧憬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

在“类哲学”理论中,高清海先生阐述到,“类存在”状态也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本质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存在状态。这种统一又是否定性的统一,普遍性中包含了无限多样的个体差异性,而且也只能在无限多样的个体差异性中才得以存在。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要根据“人既来自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的现实性,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实现“天人合一”的类状态。

在人与自身本质关系上,人要全面占有自己的类本质。人的最高使命就在于在无限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追求创造自己的本质。人只有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统一过程中才能获得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

在“类存在”状态下,不仅有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秩序,还有健全的个性;不仅有极丰富的物质生活财富,还有极丰富的精神生活财富。人都按“类”的原则创造着自己的真善美。“类”是人之目的、社会的目的、历史的目的。 < BR>我们还要以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逻辑来理解“类哲学”所表达的“人类性”思想。人的生存问题特别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哲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哲学家们苦心设计各种理论方案,旨在为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寻找解放之路,创造人的最佳生存方式。传统本体论失落了人。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人的主体性原则重又确立起来。形成了以主客、心物、思有关系为基本哲学问题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思维模式(认识论模式)。在人的价值问题上,个人主义成为出发点,形成“个体本位”的人。到后来,叔本华和尼采等人本主义哲学家从个体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出发对人进行研究,并以此排斥人的社会理性。在哲学家弘扬人的个体性之后,又不得不去削弱人的个体地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其晚期著作中提出了“伟大共同体”的思想,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的发展必然促进集体的发展;另一方面,集体的发展也必然会促使每一个个人的潜能的发挥。存在主义哲学大师雅斯贝斯的“生存共同体”学说强调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统一,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统一。他认为历史的目标在于人类的统一。这表明,现代西方哲学家已习惯于用“类”的思想去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这些思想与“类哲学”一起,从一个新的视角共同构成了当代哲学对人的存在问题的研究。

今天,“类哲学”意识以其终极性的类准则诉说着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美好理想。“类哲学”的终极旨趣不在于为人提供一个关于人的问题的终极解答,而在于寻求一种为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新思维路向。在这个意义上,“类哲学”具有“导向”作用,引导着人类走向美好未来。

“类哲学”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类哲学”的提出最深刻的表明:随着人走向未来,哲学也必将走向未来。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哲学走向未来,人也必将走向未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未来的电脑
温馨的爱
惊险的风筝节
会跳舞的葡萄干
观看动画片《天眼》有感
家乡的秋色
水幕电影
自由的星期天
我发现海海水里有沙子
我读书,我快乐
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残疾的小狗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一次有趣的活动
唠叨的爱
建设小学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家长开放日活动感言
团体心理辅导具体活动方案
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优秀会长申请书
好习惯伴成长班队活动方案
特色班级申请书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暨帮扶启动仪式活动策划方案
专项奖学金申请书
保险退保申请书
保健品营销策划方案
离校申请书
要求撤消记过的申请书
个人、社群与道——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自知与自胜
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
谈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纳税筹划
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人与环境的互动——论人性的不可靠
“人性”与“哲学”:一种可能的阐释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
谈税法作用的法理
极权主义的正义
谈企业税收优惠制度调整想法
“节日”现象学刍议
论新所得税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重审玄学的基本问题
论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1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8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第三课时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4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5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