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试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8

试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

论文摘要:教育专业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专业素魄,师范院校应努力构建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为主体的三元结构模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发展有机统一,培养适应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才。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 教育专业素质 培养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对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师范院校必须加大对师范生进行教育素质培养的力度,努力构建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为主体的三元结构模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发展有机统一,培养适应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才。

一、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的基本平台。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首先要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成长型人才。

(一)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的保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变单一的知识性教学目标为全面的发展性教学目标.走出学术性、理论性的狭窄胡同。突出教育学科的发展功能。关心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专业思想的树立与情意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教育智慧、教育理念的启发和培养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根据地域、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开发与利用教材、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践课程、教师与学生等课程资源,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的H寸间、空间、主动权还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环境,使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者;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情境中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法、实践作业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教育专业素质的形成。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的、持续的过程,自主发展是教师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本质。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实际、自身情况等制订的职业目标、职业道路、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向、行动方案。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提升行动力,对其教育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教育专业素质的目标与内容,即通过教育教学,要热爱基础教育职业,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初步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长。大学一年级侧重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职业情怀,培养教学基本功;大学二年级侧重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培养教学能力;大学三年级侧重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大学四年级侧重培养自我专业特长和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步骤。存指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照教育专业素质的内容,拟定专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积极展开学习与训练,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馈与修正,从而促进学生教育专业素质自主发展、自主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并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课外阅读、课前预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领学生进行实践与研究,加强对教学的反思,开展叙事研究与专业对话.从而形成自主成长的内在动机、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反思能力、自主成长的人格特征,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创建学习型团体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习型团体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有共同的持之以恒的愿景、注重心智改善、坚持系统思考、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型团体中,学生共同创造实现理想的良好环境和团体氛围,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坚持学习新知识、新见解、新理念,不断修正自己行为,不仅能促进知识、信念、行为的变化,而且能增强个体的成长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教师应将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与策略的讨论,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与程序结构,加强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发展。

三、改革评价方式,强化实践教学

(一)改革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学习按照所谓的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教育专业素质的依据,片面强调知识的获得,忽视情感、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个性的自由。

要培养学生教育专业素质,教师就要改变原先简单片面的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制度,构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活动、期末考试等;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学习态度、责任心、实际行为、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评价;恰当使用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突出其对学生评价的自主反馈性、发展的全面性、独特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点,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全面评价、动态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教育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班杜拉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起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替代性地产生。因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强化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对学生实施观察学习、模拟学习,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每日练活动、教学录像观摩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应特别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从单项到多项,从分散到集中,从校内到校外,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真正达到教学实践的层次化、自主化;同时,学校可聘请知名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辅导老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另外,学校还应加强教学基本功与能力的日常检查与训练。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充分利用周边教育资源,通过义务支教、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中小学和中小学生,不断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蜜蜂和蚂蚁
谁不说俺家乡好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我的快乐梦想
渔人和沙丁鱼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端午节的起源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太阳帆船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风的传奇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美国的老桥与北京的门楼
小庭园设计的20个要素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景观设计中的“灰色空间”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城市景观规划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阅读篇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巩固篇
《乡下人家》整体阅读感知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巩固篇
《牧场之国》重点问题探究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提高篇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等你,是一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