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

【论文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道德 自觉的文化生活 生活世界

【论文摘要】 生活世界包含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往往是自在自发的,有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色彩;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有着一个理想性、超越性的维度,所以它需要从这种自在自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道德教育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回归,同样也应当成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提出生活世界理论 ,认为生活世界之于科学世界、理性世界具有优先性之后 ,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了一股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潮。当前,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正在呼唤着回归生活世界,期望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解决学校德育长期脱离生活而形成的积弊。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由于目前德育理论界对于“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真涵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从而也使得一些误解开始产生和蔓延起来。很典型的一个误解,就是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理解为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因此,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能仅仅理解为向 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在某种程度上还应理解为向自由自觉的文化生活世界的回归。文化生活世界同样也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目标指引。

一、 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

(一)“日常生活”的涵义

“日常生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日常生活理论家阿格尼丝·赫勒曾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也即是说,日常生活主要关涉到个体的生存,体现为日常劳作、饮食、繁殖等等活动。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再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赫勒认为,充斥着日常生活世界的主要是一些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元素,而缺少自由自觉的文化生活元素。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生存本能、血缘、天然情感、繁殖的欲望等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科学、哲学、艺术等则居于主导地位。

国内著名文化学者衣俊卿教授在某些方面也认同了赫勒的观点。他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领域。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活动方式往往是 自在自发的,经验主义自然情感、血缘关系等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日常生活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自在自发的因素是 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特性。另外,布达佩斯学派中致力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学者如许茨、科西克、列斐伏尔等也都就“日常生活”的特性发表了一些看法,在此不一一赘述。以上这些学者对“日常生活”的界定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综合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发现以下几点一般被认为是“日常生活”概念的基本涵义:

首先,日常生活体现为一种 自在 自发的活动图式。自在性、自发性和重复性,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主要围绕着自我的生存来展开活动,每一天都在重复着以前所做过的事情,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所以,H常生活事实上是最基本层次的生存实践,它区别于科学、哲学、艺术等更高层次的自觉的文化活动。其次,日常生活体现着一种经验主义、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而是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常识,它们是经验活动的产物。这种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排除了自觉的反思活动,而处于一种理智未开的状态。第三,日常生活是以自然、血缘情感为立根基础的,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受着生存本能和自然情感的宰制,血缘、情感、本能、欲望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日常生活。

(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

如上所述,日常生活体现着自在自发性、经验常识性和自然情感性的特征。那么,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我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首先是一种自在自发的道德,它往往不经过反思,直接从常识或者日常规范中生发,体现为日常生活的各种习俗和规范。其次,日常道德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这一点如赫勒所说:“我们的日常思维和 日常行为基本上是实用主义的。”具体来说,日常生活追求的是一种最不费力原则和最佳经济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对行动的效果感兴趣,而对为什么这样行动,以及应该怎样行动并不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取消了人们对更高的道德境界的追求。第三,日常道德受情欲、本能、血缘、宗族等自然情感的支配,有着比较强烈的自然情感色彩。这种自然情感色彩在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体现得尤为强烈,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人情交往是中国日常生活世界 H常交往活动的主轴或中心”。

二、道德教育与自觉的文化生活世界

(一)“自觉的文化生活”的内涵

正如哲学人类学家 M·兰德曼所说:“没有文化,人什么都不是。”的确,脱离了文化,人也就失去了他的根本属性;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存在物。但是,人的文化生活也是有所区别的:一种是自在的文化生活,即日常生活,它具有自在 自发性、经验性、自然情感性的特征(前面已经分析过);另一种是自觉的文化生活,它属于非 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的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8 J也即是说,在 自觉的文化生活中,人意识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因而依靠“类存在”、为了“类存在”而改造着世界。这就是自觉的文化生活的基本内涵。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自觉的文化生活”的特殊属性概括如下:

首先,自觉的文化生活体现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图式。与 日常生活不同,自觉的文化生活不是 自在自发的、重复性的实践活动,而是充满着创造性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它体现为人类在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创造成就。其次,自觉的文化生活具有一种超越性的思维方式。在自觉的思考中,人获得了能够超越现实的理想性存在“理想,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只有人才有可能超越现实的存在 而进入 并不存 在 的可 能领域。”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性体现出了人的自觉的文化属性。第三,自觉的文化生活是以“类”的自觉意识为立根基础的。在自觉的文化生活中,人能够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体验到“类”的存在,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是共荣共损的在哲学、宗教、艺术等自觉的文化创造领域,这种自觉的“类意识”体现得最为明显。

(二)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

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的道德,体现着 自觉的文化生活的根本属性。首先,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的道德是一种经过反思的道德。自觉的文化生活对习俗、规范、血缘、情感等进行了反思,在内心形成一种更加理性、自由的道德伦理观念,从而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其次,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的道德超越了朴素的实用主义特征,它不纯粹是为了功利目标,而是具有一个目的论的维度,在行为中渗透着道德的目的,接受着超越性的道德理想的指引。第三,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一种“类”意识。作为这种自觉的“类意识”的典范,那些宗教家、和平主义者、环境保护主义者等等,为了整体的“类”的存在而不惜牺牲 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 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这些行为完全是出于自觉的“类”意识,体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三、道德教育: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如前所述,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在自发、重复性、经验性的世界,“它同日新月异、充满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领域形成鲜明的对照。”No]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也主要是这样一种自在 自发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并且,中国作为一个经历了几千年的传统 日常生活的国度,其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的自在自发性、自然情感性、经验性等特征更加明显。因此道德教育有必要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积极参与、干预并超越日常生活,使 日常生活朝着可能生活的方向转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于日常生活批判,吸收日常生活中的有益因素,并以自觉的文化生活为目标指引,是当前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内涵。为了达成此目的,道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展开努力: "

(一)道德教育具有日常生活批判的使命

首先,道德教育要批判 日常生活以及 日常道德的自在自发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是一种非反思性的道德,日常道德的传播往往也是无意识的是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结果,这就阻碍了自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的传递。日常道德教育的方式缺乏组织性,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批判的。道德教育要致力于打破这种非反思性、自发性和无组织性,指引个体走出日常生活世界,过一种更加自主自觉的道德生活。

其次,道德教育要批判 日常道德的实用主义色彩。日常生活是生存取向的,以维持 自我的生存为主要目的,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实用化、功利化的,这就容易导致 日常道德的庸俗化,甚至反道德化。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所说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这都是典型的日常道德的实用逻辑。道德教育的日常生活批判,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纠正这种过分实用主义的特性,让人们不只是去追求自我的利益,同时还要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道德教育要批判日常道德的自然情感特性。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统治之下的国度,有着根深蒂固的自然情感倾向,血缘、宗族、家庭、婚丧嫁娶、收礼送礼等等方面的礼俗,支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样态与我们所倡导的自觉的道德生活是有区别的。道德教育的日常生活批判,应该展开对这种 自然情感性的生活礼俗的批判,建立一种新的道德生活方式,以促进社会整体的道德进步。

(二)道德教育应以自觉的文化生活为导向

道德教育不仅要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同时还要将人们引向自觉的文化生活。道德教育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其实是出于道德教育自身的根本需要。因为道德教育本身必然蕴涵着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超越性的维度就难以达成。所以,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在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时候,还应重视以自觉的文化生活为导向,从而使道德教育重新获得它的超越性。

道德教育以自觉的文化生活为导向,首先就是要将人引向一种自由自觉的存在方式。自由自觉的存在方式,就是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生存着,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去生存,也就是说要对生活的意义有所追问。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正是要 回归这种有所追问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回归到 Et常生活。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人在 日常生活中往往处于一种“沉沦”状态,而要摆脱这种“沉沦”,就必须“向死而生”。L12]也即是说,要接受自己终有一天要死亡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样,学校德育也应该要让学生去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什么是无意义的生活,从而走向一种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方式,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沉沦”。

其次,道德教育应以某种超越性的道德理想为目标。事实上,自从“假大空”的道德理想遭受批判之后,越来越少人会主动去谈论道德理想。一般的观点认为,宣扬道德理想就会导致对学生生活的疏离,使学校德育脱离生活。但是,没有了道德理想,道德教育的存在的必要性又在何处呢?日常生活之所 以是自在自发的,正因为它没有理想的、超越的道德维度。所以,笔者的观点是,学校德育仍然应该坚持道德理想的教育,因为理想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了理想,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所以,道德教育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害怕谈论道德理想,不能认为道德理想已经过时了,而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缺乏的很可能就是道德理想。

最后,道德教育要树立起人类意识、世界意识。自觉的文化生活体现着一种人类意识和世界意识。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所导致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也导致了伦理问题的全球化。道德教育应当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全球性。普世伦理学家汉斯·昆曾经高呼:“没有一种世界伦理我们无法生存。”对于这样的呼声,学校德育如果不能给出积极的回应,那可能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下,学校德育有必要引导学生形成人类意识、全球意识,通过公民教育、全球伦理教育、环境教育等等,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地球的主人,对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道德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1][4]赫勒著.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178.

[2]衣俊卿.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 :人 民出版社,2005:31.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6.

[5]杨威.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5.

[6]荣格,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猫
足球赛
滑雪
可爱的小螃蟹
第一次乘飞机
不该发生的事
爸爸,我想对您说
观《暖春》有感
开学了
美丽的梦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一家
春之歌
愉快的春游
助人为乐
销售工作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业务销售电脑销售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销售人员的24个弱点
营销经理如何撰写年度工作总结和新营销工作规划
汽车销售年终工作总结
电力项目销售业务工作总结
2009年公司销售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度销售工作总结报告
如何写销售工作总结及计划
外贸业务员月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饮料销售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度销售部工作总结
2009年销售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变压器销售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销售工作总结
论高校考试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论广告传播的拟态作用机制
关于风险传播的悖论
关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探析
论信息传播对社会危机的控制
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
关于传媒风险传播的理论困境分析
关注奥运的绿色细节
浅论陕西省竞技体操历史发展的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论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改革
浅议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浅论信息传播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论德育变革的社会背景及现代价值立场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