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

论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

"

论文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校本培训;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今校本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能较好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校本培训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校本培训模式。阐述了这种培训模式的理念、特征、操作与制度保障。

受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教育也被视为终其一生所需的教育过程。本文根据当前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构建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教研模式。

一、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备受重视,但有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第一,形式单一的集中培训。教师的培训大都采用寒暑假集中培训,每期培训教师的数量达到几百人,而且是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在一起培训。第二,教师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动力是拿证书。因为评定职称需要各种培训证书,参与职称评定。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消极和被动的。第三,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可持续性不强。对教师培训没有顾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教师的培训时间上没有连续性、内容上没有相互衔接,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第四,培训内容空洞,培训的实效性低下。培训者主要是聘请来的大学教师或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虽然他们的理论水平很高,但他们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培训难于适应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暴露出理论的空洞和脱离教学实际。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二、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

针对我国教师职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教研模式。

(一)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理念

(二)学习共同体校本模式的特征

(三)学习共同体校本模式的实施过程

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的关键是在学校中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和舍恩在《组织学习:一种行动透视理论》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具有某种目标的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学习,促使团队成员和团队组织共同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学习共同体校本模式是通过组织学校内部成员的共同学习,促使教师个体自我发展。其实施的程序是:反思——计划——行动——总结。第一,反思。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第二,计划。就是通过自己的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对自己的今后做一个规划和设想。做计划时,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尽量把问题考虑得全面而周到。第三。行动。行动是整个实施阶段的关键,这要求学校建立良好的教师共同学习的学校氛围。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倡导教师的学习应坚持研究性的学习,教师以学习带动教学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反思,并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研究。同时开展与此问题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第四,总结。在总结阶段。一方面要总结教师在共同学习时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不断成熟和教师的集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个体也要持续地进行自我反思,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的保障机制

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涉及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使它有序、高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教师自我反思机制,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熟的前提,反思型教师的形成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教师通过反思,可以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反思是教师挖掘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的探索的心态。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极为重要。教育教学反思是一种生成性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为合理、有效。可以及时地发现、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让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高质高效的目标。学校应该经常开展教师的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总结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反思型教师。

第二,形成相互协作的机制,构建生态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学习共同体的校本模式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反思。也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就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而言,只有教师集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才能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应倡导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形成互相协作的机制,自由的学习氛围,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提供平台,创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他自己,需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合作学习。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可以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从而快速达到其专业成熟。

第三,实施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学习潜能。激励机制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些人,而是向教师传达一种信息,建立一种导向,使教师积极投身于学习研究之中,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在的学习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马斯洛为代表的激励理论认为,应该采用有形和无形、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教师的劳动也属于精神劳动,他们非常看重领导、同事和学生对他们的评价。因此,学校要树立先进的教师典型,用榜样激励全校的教师,在教师中形成崇尚学习和研究的风气,使教师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

总之,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教学理念,改善他们的教学行为,完善他们的专业素质、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中小学教师为当地的教育发展作出他们的最大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鹰捉小鸡
我发明的地震测试仪
买玩具
我的小兔子
升旗仪式
变化
福桔
文具盒吵架
我的教室
看猴子
收获
别把小树压弯了
QQ,害人吗?
热闹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
职工股票期权的确认与计量(1)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会计核算浅析(1)
会计舞弊动因理论述评(1)
浅议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改进(1)
浅谈新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与范围(1)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解决对策(1)
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进展及启示(1)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操作(1)
论会计的精神(1)
新会计准则下应收款项核算探讨(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1)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1)
中小企业的融资最优化决策(1)
新时期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1)
浅析资产评估增减值的会计处理(1)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七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九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一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五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四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五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四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