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艺术理论视角下的古典奏鸣曲研究

浅谈艺术理论视角下的古典奏鸣曲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1

浅谈艺术理论视角下的古典奏鸣曲研究

关键词:古典奏鸣曲 钢琴 理论

论文摘要:西方具有漫长的史,从巴洛克时代起,音乐艺术尤其是健盘音乐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海顿、莫扎特开创了古典时期,这也是后人划分古典主义的标志,我们通常把1750年一1830年定义为古典主义时期。本文阐述了古典音乐艺术奏鸣曲理论,在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乐谱版本、曲式结构、触健、装饰音的弹奏及踏板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地研究,旨在培养音乐人的弹奏技巧、文化修养和音乐内涵。

一、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

1.巴洛克及古典前期的键盘奏鸣曲。在音乐史上,最早被称作“奏鸣曲”的钢琴作品应该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古钢琴家Demenico Scarlatti,他的作品多半是为古钢琴教学而写作,却为古典奏鸣曲形式的形成,尤其是对后来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实他的奏鸣曲原来并不称为奏鸣曲,但因它具备了早期古奏鸣曲式的某些特点,故被称为“奏鸣曲”;至1750年,J-S-Bach离开人世,巴洛克时代结束,音乐创作风格便开始由严肃复杂、深奥理性的复调音乐转向清新精致、典雅愉悦的主调音乐过渡时期,钢琴音乐也开始从严格的多声部复调对位向主调旋律和声转变。这一时期是辉煌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前奏,众多音乐家为古典奏鸣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J"S-Bach的后代子孙,其中又以其次子C"P-E-Bach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他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次证实了奏鸣曲式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化的可能性,他将Scarlatti的古奏鸣曲式加以发展丰富,在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中,C-P-E-Bach被公认为古典奏鸣曲的真正奠基者。 正因为海顿奏鸣曲的整体风格是明朗和欢快的,缺乏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长期以来他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

二、三十年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他的奏鸣曲虽然没有太多深刻的内涵,也没有深邃的对人生世界的化思考,更没有对理想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但却是对真实的人世间现实的感受和体会,朴实而亲切,在漫长的钢琴艺术史中,他是伟大的贝多芬的前奏,也是从C"P"E-Bach到贝多芬的过渡。

3.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Mozart, WolfgangAmadeus),1756年一1791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共创作了18首钢琴奏鸣曲。每个时期的作曲家都拥有特定音乐时期的特征,但都又充满个性,对海顿和莫扎特来说表面难以区别,他们都使用对位织体、添加支撑旋律、有和声感等,但一般认为,海顿开创了这一作曲方法,莫扎特则加以发展;海顿示范了主题对比与调性关系的变化,莫扎特采纳且更将钢琴奏鸣曲的发展推向了纯粹古典主义的极至;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和海顿同样具有明朗乐观的情绪基调,但他更侧重于清新明朗,流畅,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他还自由使用不协和音和一些欢快的节奏,作品中常让人体会到浓厚的人情味。

莫扎特把钢琴奏鸣曲式在海顿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在曲式结构的探索上更加具有重要意义。和海顿相比,莫扎特在奏鸣曲呈示部中莫定了更加成熟和具有独立性的第二主题,为贝多芬奏鸣曲中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强烈对比奠定了基础;莫扎特创造性地应用了作曲家Demenico Alberti最早创建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即广泛使用的“阿尔贝蒂低音”,他把其音型再加以变化,避免了它单调重复的缺点;莫扎特更大胆而灵活地使用装饰音,他吸收了洛可可风格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典雅趣味,将一些典型的装饰音改造成长串的装饰音经过句,使得装饰音不仅起装饰作用,同时还成为旋律的一部分,对后来肖邦别具一格的装饰音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1795年一1800年,1800年一1814年,1816年一1822年,即早期、中期、晚期。

第一阶段作品包括(opt-

2

2)。该时期是贝多芬的创作初期,遵循海顿和莫扎特所发展的奏鸣曲准则,是他奏鸣曲中唯一单纯炫技的作品,但也预示着后期作品中内在戏剧性的出现,他的创作观念在这一时期不断的转变,在古典传统基础上突出其个性发展及创新。 第三阶段包括(op.101,106,109,110,1

1

1)五首,在这非凡的时期,他在精神上完全战胜了失聪,最后的作品充满力量和远见,大量使用复调对位(卡农或赋格)和变奏段落,预示着浪漫主义的来临,几乎每首奏鸣曲都达到了创作极至,他还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性能,表现出炉火纯青的创作境界,使奏鸣曲这一自由度有限的体裁形式,在他的手里展现出了无限的创意和思想。

二、古典原作版的乐谱版本与曲式结构 另一方面,掌握音乐作品,要掌握体现共同的曲式结构原则。奏鸣曲式是古典主义在音乐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它结构严谨,学习钢琴奏鸣曲首先要了解奏鸣曲式。所谓的结构就如了解滴水何以汇聚成江海,即乐思发展到整体,古典主义基本上以四小节为一个乐句,八小节为乐段,两个对比乐段形成单二部曲式,加上再现就是单三,如果每一部分都扩大为单三就是复二部曲式,这是古典主义结构的基础,要充分了解这一点才能把握大型的曲式结构。 1.弹奏古典钢琴奏鸣曲应考虑古钢琴风格的因素,其风格应较轻,似管风琴;在速度、力度上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其速度不能过快,力度不能太强,应表现出优美纤巧、古朴典雅的古典风韵。

(1)速度:快板,四分音符二126,不要超过132,一般在120左右比较合适;慢板,八分滚夕符}8-50比较合适;注意稳定、统一的节奏;较之更快或更慢的速度较为少见。贝多芬的速度差异幅度较大,有很多版本,应多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基本速度。

(2)力度:海顿、莫扎特一般用P一一f(莫扎特在K310里才用了PP-ff,情绪平稳起伏不大,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在钢琴上演奏其作品,最大音量相当于“mf",}轻相当于“PPP’。贝多芬喜欢用sf、sfp}Cresc-iSub.p,或}’PP(突然轻),PP--sf(突然强),力度辐度很大造成强烈的情感对比。贝多芬时代的钢琴比现代钢琴在强弱上要分别低一个等级。

(3)弹奏古典钢琴奏鸣曲的力度准则为:PP:最轻柔的触键,带神秘、回声的性质;;P:可爱的、柔柔的、安静的,触键需要坚定而有表情地;mp或mf:介于轻与响之间,似平静地说话;f:有限的热情,适度的尊严,有限度的光辉;;ff:最高的力度等级,但必须在“美”的限制内。

2.良好的触键方式。古典钢琴奏鸣曲的触键非常考究,一般以发出优美、圆润的音色为准则,海顿和莫扎特都要用明亮均匀清晰的声音,节奏生动,乐句连贯悠扬极具歌唱性,表现出典雅高贵的气质;音阶、琶音应呈现均匀,具有颗粒性;常以((non Legato)非连奏为主。贝多芬的触键要变化复杂得多,须仔细研究,他特别强调切分音,弹奏时必须突出;连线在他作品里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需要十分的仔细准确。莫扎特的学生胡梅尔写作了《练习曲二十四首》(作品1

2

5),包含各种各样的触键方法,对弹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技术上是个完美的补充。

四、装饰音的弹奏及踏板的适当运用

1.装饰音:要分清楚长倚音和短倚音的奏法、区别,海顿和莫扎特常见的几种装饰音奏法。 音。注:贝多芬的装饰音比较复杂,演奏时需弄清楚再弹,最好多比较几个版本,选择一个最好又适合自己的。

2.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踏板的使用不宜过多。“踏板是钠琴的灵魂”。这是鲁宾斯坦的名言,由此可以看出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踏板的使用始终是有争议的,但最后我们达到这样的共识,弹奏海顿作品时应极少的使用踏板,而弹奏莫扎特作品则几乎不用,依据是他们所处年代古钢琴的性能特点及风格所决定的。但实际上随着对早期钢琴的承认和,两位作曲家写作时都开始慢慢考虑到这个乐器,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也不是完全不用踏板。无论怎样我们只要始终记住: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使用踏板必须觉察不出来,要运用得巧妙和千净。

右踏板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给予更多的共鸣和音色,避免声音发干,这一点适用于任何风格的作品,包括海顿和莫扎特,尤其适合出现长音、相对又较慢、歌唱性的段落;在华彩乐段或快板乐段也可以用踏板来衬托,快速音群要学会使用“颤音踏板”,即脚腕轻轻抖动踏板以保持声音的清晰度,它会使音响更加丰富动听;设计踏板使用时,先不用踏板,所有的奏法单独先用手指完成,以后可以为了音色而少量的增加一些踏板,或为使一个难于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的使用。

左踏板是古钢琴遗留下来体现在现代钢琴上的唯一“音栓”,应毫不犹豫地多用。

3.贝多芬是要求踏板使用要达到可以感觉到的程度的第一位作曲家,他倡导更多使用踏板。很多资料显示他使用踏板比他乐谱上标记的要多得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擅自改动的理由,我们弹奏其作品时,对有他亲自标明使用踏板的地方,必须要按照标记去做;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虽然他作了大量的踏板标记,但他是为古钢琴而写作的,并不是为了现代钢琴,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现在的使用,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有必要作适当的改动,但无论怎么改,他原来那种朦胧气氛的概念应该保持。 古典主义是钢琴古典奏鸣曲经历起步、发展、完善到突破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钢琴正式取代了古钢琴的地位,钢琴音乐由此进人崭新时代,众多作曲家为这一重要音乐作品形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使伟大的钢琴音乐不断向前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钢琴,这是我们学习钢琴的基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我们进人多彩钢琴王国的桥梁,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并良好的掌握它。钢琴教学是一种文化、艺术、情感,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传授弹奏技巧,还应注重强调学生各方面文化修养和音乐内涵,在国际钢琴界一直有个说法:“人的手指”,这是一句带有褒贬意义的话,既表扬我们有过硬的技巧,又批评我们缺乏某些音乐的本质,弹钢琴不仅仅需要手指,更需要头脑,钢琴学习者应该加强各方面文化修养和音乐内涵,经过严格训练的手指会很灵活,但没有文化修养和音乐内涵,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优秀的钢琴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偷石榴
春天的发现
遭遇蜘蛛
两位老战士的回忆
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
讨厌蚊子
写作文不难了
我的感情五角星
我的弟弟
我的妈妈
榕树
我的心愿
为了母亲河的微笑
月球上的一天
软弱地基的沙井堆载预压法处理及施工
数字测深仪结合RTK技术在新白塔河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道路排水的设计及施工
钢结构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
浅谈高速铁路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复测精度的控制
针对中央空调安装节能控制技术的研究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论述
水质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节能技术和措施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设施系统的探讨
工民建施工防水技术应用探究
浅析中小学校的电气设计
工程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试述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及途径综述
奶奶的白发教案教学设计一优秀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精品四原创
陈毅探母课文原文精品
小松树和大松树名师教案设计一优秀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教案一精品
奶奶的白发教学案例与反思优秀
好学的爸爸优秀教案设计五最新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精品二原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策第四单元分析
好学的爸爸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奶奶的白发教案教学设计二优秀
好学的爸爸课文原文最新
好学的爸爸优秀教案设计四最新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精品一原创
陈毅探母教案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