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试析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论文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恰当的引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及适时的激励和赞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引入;幽默;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兴趣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那么怎样耕种兴趣这块土地,使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巧抓时机。导出智慧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时机。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力求课课出新,节节出彩,以智慧的思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 故事导入。
2 实验导入。
用精彩的实验来引入课题,可以使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产生强烈兴趣。在《物态变化》一课中,我展示透明的小金鱼缸,快乐的小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我取出一保温瓶,将口倾斜,好象要将什么东西倒人鱼缸,随着一阵“白汽”并发出“嗤嗤”的响声,再次观察鱼缸时,发现原来有金鱼游动的水结成了完整的一块冰,金鱼也被冰冻在其中,学生正在为金鱼被冻死而惋惜时,我将小鱼缸放入盛有热水的大容器中,不一会,冰融化了,金鱼又摆起了尾巴。这一过程伴随着学生为金鱼的生死而发生情绪变化的一场虚惊,将学生带入了物态变化的情境,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原来速冻金鱼是老师利用液氮汽化吸热使水结冰的过程。把自然现象活生生的搬到了学生面前,这一引入课题的精彩实验,不仅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生活现象导入。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有些学生对熟悉的生活现象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客车、大卡车的前方玻璃板都是竖直的,而小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板都安装成倾斜的?西藏的喇嘛习惯了喝开水,到印度访问时,却发现喝印度的开水烫嘴,这是为什么呢?
对这类现象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为了急于知道结论,同学们往往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二、巧授知识,言出风采
课堂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好像是盛夏里送来缕缕清风,沙漠中淌过涓涓甘泉,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例如在第一次给某班学生讲课时,我说: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东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而他们迎接的就是我“立夏”——李霞。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使学生对新的教学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感受到了老师随机应变的风采,更为以后的教学做好了情感准备。
三、巧借电教手段,讲出新意
某些科学现象,单凭一块黑板,一根粉笔教学,即使老师用再精妙的语言讲解,再精湛的绘画技法,也难以生动再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却能生动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我在讲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借助动画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进而深刻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记忆深刻清晰。
四、巧用体态,评出真诚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我在课堂中常说:“听完你的分析真是茅塞顿开啊!”、“你的分析思路很清晰,很能说明问题。”如此生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更有那个充满希望的眼神,那个鼓励的微笑,那拍一拍学生肩膀的动作,不仅仅传达了我的一份真诚,一份尊重,一份信任,更有我的一份激励和赞赏。虽润物细无声,却此时无声胜有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教材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不同,社会发展不同,都将引发我们新的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巧克力城市
- 我的好朋友—黄莹莹
- 我的好朋友
- 续写《小摄影师》
- 苹果
- 小树
- 课间十分钟
-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观《飘扬的红领巾》有感
- 武松打虎新传
- 做饭
- 宇宙激战
- 石榴
- 假如我有神棒……
- 放风筝
- 我第一次当“彩带”
- 立足兴趣培养发展数学才能
- 物理学习方法漫谈
- 课 文 教 学 与 作 文教 学 的 互 动
-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析
- 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 书法漫谈
- 中师声乐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浅析
-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 投影仪在化学微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高师和声学教学
-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 鲁迅简评《红楼梦》
-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
-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
-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 红楼梦断──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
-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浓妆淡抹各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
- 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衬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