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句法分析

[论文关键词] 领有名词移位 语类特征 核查理论 格理论 功能语类

[论文摘要] Haebedi语类特征核 (eategorial feature checking)对领有名词提升(Possessor陆她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案 ,文章论证用 Haeberli提出的分类特征核查这个理论工具能够很好的解释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这一语法现象的同时还能对核查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a.张三掉了两颗门牙。 b.李四被偷了一个钱包。

(2)a.[e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 b.[e被偷了[[李四的一个钱包]]。

(2)中句子动词后有一个定指名词短语 ,其 中“的”字前后各有一个名词性成分;这两个成分之间有“领有一 隶属关系”,分别称为领有名词和隶属名词。把(2a,b)转换为 s一结构有两种方法:(a)整体移位,即整个定指名词短语移到闲置(用e表示)的主语位置;(b)部分移位,即领有名词移位,隶属名词留守。两种移位分别形成(3)(4)。

(3)a.[张三的两颗门牙]i掉了 tl。b.[李四的一个钱包]i被偷了 。

(4)a.[张三]i掉了 [tl两颗门牙]。b.[李四]i被偷了 [fi一个钱包]。

徐杰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汉语的“领主属宾句”和“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进行 了统一研究,提出了“领有名词移位说”…,韩景泉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 。这些基于格理论的讨论有值得商榷之处。温宾利尝试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一种新的解释[3]。他的解释建立在 Chomsl,y的特征核查的基础上。然而本文论证特征核查理论存在着经验和理论困境。因而建立在 Chomsky的特征核查理论上的温的分析也面临着置疑。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温宾利基于最简方案的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及可能出路。

一、基于最简方案的解释

1.a 的词素句法核查理论

由于温对领有名词提升结构的分析建立在 Chomsl,y的词素句法特征语类核查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在进入温的分析之前 ,先了解下词素句法核查理论的基本理念。词素句法核查理论是 ch0IIlsl(y最简方案的核心部分。在对最简方案的修正和深化认识中,词素句法核查理论也不断在更新它 自身的内容。然而,有两个基本假设始终贯穿该核查理论的发展和变化之 中。

第一个假设:在所有的人类中,都存在着一样的各种词素句法特征,不管特征是否在某个语言有可见的词素的实现。句法运算中的移位是由词素句法特征的核查驱动的要么是由核查强的不可解释的 EPP特征[4,5]所驱动,要么是由不可解释的OCC特征所驱动。因此,各种词素句法特征是词素句法核查理论的基石。句法运作机制是围绕着核查句法实体中某些不可解释的词素句法特征而展开的。

第二个假设:句法移位要符合实体原则的。比如不需要移位的一定不能移,移位要符合最小距离的要求,移的步骤越小越好……总之,句法移位应该依存经济的原则。

[1]

在词素句法特征核查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对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然而该核查理论 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假设各种词素句法特征在个语言是共同存在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它们缺少理论的动机。我们很难去判断哪个词素句法理论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们也缺乏经验的论证。对于那些没有可见的词素实现的特征,我们无法用现实经验来它们的存在。基于以上的原因。Chomsl,y的词素句法理论还是有待商榷的。

2.温的最简方案分析

温的分析的工具是 Chomsky的句法词素特征核查。根据 Chomsky的核查理论,词项的特征在句子推导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特征是固有的(如语音特征、语义特征、语类特征等),有些是进入词汇暂驻区时加上的(如名词的[格]特征和[ 特征等)。特征有强弱之分,也有可解释与不可解释之别。特征核查是移位的唯一动因。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格被视为一种不可解释性特征,它像其它一些特征一样,在推导过程中要进行核查。温对作如下假定:

(5)a.名词性成分分为 DP和 NP,前者具有定指特征[D][格]特征和[中]特征,后者没有[D]特征。在汉语 DP的三种特征中,[D]特征是强特征,[格]特征和[中]特征是弱特征。

b.汉语有 c、I、v、D等功能语类;I具有[D]和[赋格 ]等特征。把[D]视为强特征是温的分析的关键所在。

我们以(Ia)为例具体说明温是如何推导出的领主属宾句。如(6)所示,在推导的某个阶段,形成 DP“张三的两颗门牙”;该DP与动词“掉(了)”合并为 VP“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该、1P再与I合并,即形成的句法对象I具有[D][赋格和[中]特征;动词“掉”不具备[赋格]特征;DP“张三的两颗门牙”有[D][格]和[ 特征,其标志语“张三”也有[D]特征。

从理论上讲,I的三个特征都可能引起名词短语移位但根据上面的分析,汉语名词性成分的ED3特征是强特征,而[格]和[中]特征是弱特征,所以[D]特征的核查应是移位的根本动因。如前所述,(8)中可发生两种移位,分别如(sa,b)所示在(Sa)中,“张三的两颗门牙”移位,与 I在“标志语 一中心语一致关系”下核查强特征[D],与此同时,弱特征[格]和作为“搭车者”也得到核查[6]。在(Sb)中,强特征[D]通过“张三”的移位得以核查,I和隶属名词(或者说整个 DP)的弱特征[格]和[中]通过远距离“一致”操作核查,从而完成整个句子的推导[5]。

[2]

3.温宾利 的不足

温宾利是在 Chomsky的最简方案的框架下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结构进行分析的最早的尝试。对于在最简方案下深化语料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分析的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基本的理论框架的问题。温毫无讨论的应用 cIIo璐ky的词素句法特征核查理论。在我们看来词素句法特征核查理论是存在着各种问题的。问题根源于它假设的各种词素句法特征所遇到的挑战。挑战一是这些词素句法特征缺少理论的动机。我们很难去判断那个词素句法理论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们也缺乏经验的论证。对于那些没有可见的词素实现的特征,我们无法用现实经验来它们的存在。基于以上的原因,在 Chomsky的词素句法理论框架下讨论领有名词提升结构还是有待商榷的。

第二个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温的分析中,我们无法得知为什么是领有名词去核查 I的[D]特征,而不是隶属名词。远距离“一致”操作好像也偏离了原有的内涵。在(8b)中,如果 I上的强特征[D]通过“张三”的移位得以核查那么 I既然得到核查,它怎么还会和隶属名词(或者说整个DP)的弱特征[格]和[中]通过远距离“一致”操作核查呢?

二、基于 CFCT的分析

1.CF~(Categorial Feature Cheeklng Theory)

Ehomsky在 19"/4年就提出了词汇语类都可以用[v][N两个特征来定义。也就是说,任何词汇语类都是由名词特征[N]和动词特征[V]构成。只是每个语类它们的正负直不一样。详细的说,CI-伽 ky认为动词是 [+V,一N],名词是[一V,+N]而形容词是 [+V,+N].在 I-Iaeberli在 cb 的基础上提出任何语类,不管是词汇语类还是功能性语类 ,都应该是语类特征构成的,而不能是其他。至于怎样确定个个语类的语类特征及其它们的正负值,在 I-heberli中有详细的论述。他的结论如下:

(7)a.Verbs:[+v,一N]

b.Nouns.[一v,+N]

c,Adjectives:[+V,+N]

d.D:[+D,一T;+N,一V]

e.T:[一D,+T;一N,+v]

f.c:[+D,+T;+N,+V]

针对 Chom~h,的词素句法特征核查理论的缺陷,Haeber提出了用 CFCT来取代。CFCr的核心思想只有一点:句法操作的动机是由于语类 中为负值的语类特征需要一个对应的为正值的语类特征核查的结果。而不是 Cho~ky的特征核查理论中的词素句法特征。

2.领有名词提升:基于CFCT的分析

我们依旧以(1a)为例具体说明 C,Fcr是如何推导出的领主属宾句,又是如何能够避免在管辖框架和词素句法特征核查的框架下的种种问题的。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3]

详细的推导过程如下:

(1)v跟宾语合并(merge)。由于 DP上的[一T]不能得到V上的语类特征核查,合并继续。

(2)T合并已生成的V移到 T的位置。

(4)C和 TP.合并。句子至此生成完毕。

参考文献

[2] 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J].现代 ,2000,(3):26l一272.

[4] Chomsky N.Defivati~by pI1ase[M].NIT Occasional Paper~in Lin.guistics18,c~ iage,№Iss.:NIT.

[5] Chom~ N.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work[M].In Step byStep:Essays 011Minimalist SyntaxinHounour 0fH I.,amik.eds.R0 MllrtJn,David Michaels and Juan Urla~ ka,89—155.Cam- dge,№Iss.:Mrr Press.

[6] 010r曲 N.The mininudist program [M].Cambridge,bias8.:MITPress.1995.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鸡蛋英语作文
食品安全
盗版软件该被禁吗?
生火灾时要做什么
残志不残
一次可怕的台风
大选学英语(3)
大选学英语(2)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4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5
关万圣节的英语
橘子事件
大选学英语(1)
奥巴马其人其事
球变暖的危机
电力业呼叫中心创立处理方案
旅游景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三区目标促进党委工作新阶层
2011年度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规划
县财政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
糖尿病管理方式推行项目执行方案
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创建活动工作规划
乡镇党委严肃换届纪律实施意见
强化机关党的建设之我见
2011年信访工作要点
市电力体系监控方案
食药监局强化底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区广电党建联创建议
文艺演出拉赞助企划书
建立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
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透过符号学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对电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艺术性思考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
浅谈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浅探婚外性行为类型及其法律后果(1)论文
论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1)论文
加强新闻编辑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创新
浅谈电子商务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1)论文
电子商务时代完善我国《合同法》的几点思考(1)论文
研究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1)论文
电视连续剧《知青》中体现出的传统鲁剧上的突破意识
浅探民事诉讼的共同诉讼(1)论文
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2
《称赞》教学设计5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北京》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看雪》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