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1)
清季最后几年,由于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入,前此不甚被看重的语言文字地位逐渐上升,被视为“国粹”的要素之一;故国粹学派所提倡的“古学复兴”,其一个重点即落实在语言文字之上。伴随语言文字地位的上升,与其密切相关的文体问题也成为朝野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东瀛文体”及构成此文体的重要特征“新名词”越来越流行于中国的同时,贬斥和抵制“东瀛文体”也日渐形成朝野一致的风气(这样的“一致”不必是朝野共谋的,也未必是有意识的)。实藤惠秀关于中国人留学日本的研究仍是这方面最有参考价值的著作(注: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该书中关于翻译出版的内容有两章,而关于汉语摄取日本词语的更有专章详论,并述及“文体”问题。),其余经常提及清季“新文体”特别是“新名词”的论著尚多,但专门的研讨似尚少见(注:马西尼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颇有可参考的内容;熊月之的《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含有关于“新名词”的综论性陈述(672-678页);王奇生曾注意到“文体”问题,参见其《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309-312页。另外,一般关于梁启超的传记都会提到所谓“梁笔”,一般关于张之洞的传记也都会多少提及他反对使用新名词之事,不过两者也多是提到而已。并当参阅高名凯、刘正倓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实则关于文体和新名词的争议不仅反映了清季士人对一些基本思想和学术问题的见解,揭示出时人对日本这一敌国既试图效法又欲有所区别的心态,尤可见当时新旧的纠缠互渗已到较难区分的程度,似尚可进一步深入探索。本文无意全面论述这个问题,仅就其一些侧面进行简略的考察分析。
一 引言:语言文字地位的上升二 抵制东瀛文体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
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骄傲的鹰王
- “早”字的启示
- 流泪的花季
- 我心中的红领巾
- 多变的天气
- 老虎大王受骗记
- 我喜欢
- 续写龟兔赛跑
- 我想飞
- 我和汉字
- 我爱绿叶
- 开学
- 很幸运,我是个女孩
- 差距使我进步
- 走遍天下书为侣
- 关于大学生权利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
- 浅谈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的分析
-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让语文课堂盈满情感和智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朗读感悟)
- 对话,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评析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