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逐步完善增发融资方式的约束机制(4)融资决策论文(1)论文

逐步完善增发融资方式的约束机制(4)融资决策论文(1)论文

因此,作为证券市场商品的上市公司,也应该是多种多样,无论是绩优还是绩差公司,只要价格与其自身价值相当,市场总会有愿意投资的需求群体。如果要求监管部门保证上市公司是个个是精品,一方面很难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质疑;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将不得不进行实质性审核,由此背离核准制的的基本原则。

但是,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就像百货商店的商品一样,应按照国家法定的制造标准(可以高过这个标准,但不能低于这个标准)生产出来,不能有假冒伪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有全面的质量控制(中介机构的工作),在上柜台销售时要经过国家质检部门的检查(发行审核),而且商品说明书要详细地说明生产工艺、选用原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售后服务等,特殊商品如烟、药品还要进行风险提示(招股说明书),这些工作主要是保证“货真"。同样地,百货店的商品销售定价是随行就市,由市场供需定价,上市公司的定价也应是市场定价,而不是由监管部门定价,这就是所谓的“价实"。

比较而言,监管部门通过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并建立有效的事后问责机制,使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上市公司的“百货商店",投资者完全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风险自负。一旦投资者发现自己因为虚假信息披露而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被误导,遭致损失,就完全可以根据有效的事后问责机制要求虚假披披露人提供赔偿。

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追究虚假披露人的责任。因此,依据“百货商店"的理念,证券市场融资机制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投资者在获得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后,有助于其树立明确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从而独立判断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价格是否配比,进而做出投资决策;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在融资竞争和事后问责机制的压力下,将不得不提供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并努力提高企业质量,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保证自己融资行为的成功。

出现问题的原因 增发新股是境外成熟证券市场上通行的融资方式,在1999年引入我国证券市场后,对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夯实上市公司重组基础产生了良好效果。目前证券市场上增发的“变味",究其原因: 一是由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形成的盲目投资扩张冲动。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改制的不彻底,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国有产权的虚置、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等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些是由家族公司转变而来,也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加上控股股东的法人股还不能流通,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增发新股后的股价摊薄效应对控股股东利益影响较小。

这些因素导致一些上市公司重筹资轻使用;募集资金贪多求大,超出自身运用大额资金的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募集资金与公司财务结构、资产规模、股本扩张、发展目标、管理能力、项目周期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关系。 二是中介机构素质整体上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主承销商未真正承担起挑选、推荐发行人的责任,未充分考虑因上市公司质量而带来的承销风险,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中介机构还没有形成行业内规范的执业标准和准则,缺乏专业判断,容易屈从于上市公司的压力,其根源是中介机构敬业精神、专业精神不强,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发育还不成熟。在原有审批制下,监管部门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设定了较高的融资条件,限制了上市融资企业的数量。

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投资机会较少,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饥渴症"。 由此导致中国证券发行市场长期处于供求关系不均衡的状态,形成了

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进而使一级市场的发行风险被掩盖。而且,审批制下所设定的融资条件,也使投资者习惯性地认为能够公开发行上市和融资的公司必然是质地较好的公司,未能建立足够的风险意识。

而新的融资条件改革定位于核准制,其基本任务是揭示风险。因此,在新的融资办法实施后,发行市场的实际供给和预期供给都大幅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因素得以在发行市场揭示并释放。

与此同时,投资者的思维习惯尚未转变过来,尚不能通过阅读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其专业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等“质"的增长跟不上证券融资市场“量"的增长,对市场的改革和新推出的政策、措施缺乏心理准备。在融资硬性指标降低的情况下,投资者突然发现自己将必须独立面对发行市场的风险并做出判断,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感导致了市场的过激反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奇思怪想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我发现了泡泡水的秘密
当挑战来临的时候
童话节
灾难后的感悟
假如我有一盏神灯
我爱祖国,我爱校园
窗花
海滩游记
想象
我和姥姥之间的距离
环保小卫士
我的发明
小说《偷书贼》的读书心得书评
关于上半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汇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优秀书评
乡镇上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自查总结
市学习“八荣八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工作总结
工商局上半年总结
女工工作总结(推荐)
秘书技能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学习“八荣八耻”工作总结
***年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总结
餐饮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县委2XX*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某公司年终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小学**年教代会工作总结
保先教育第三阶段整改总结
一项关于农村治理结构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个案研究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政策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化解乡村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解读中国农民就业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建议
我在大别山区担任10年镇党委书记的实践反思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中的四大争论问题
集体制时期中国农民的日常劳动策略
农村税改、政府管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
我教《槐乡的孩子》
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老师,您别“忽悠”我了──课堂教学中适时评价的现状与分析──《槐乡的孩子》课堂教学评析
阅读课案例──《槐乡的孩子》教学札记
学生与人本之间的矛盾对话──《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淡淡清香 浓浓幸福──《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后反思
充分利用阅读课文进行自学训练──《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后反思
课堂如画,空白简约之妙也──《槐乡的孩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上《槐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