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论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
[论文摘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新时期必须坚持育人为主线,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实现勤工助学育人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校 勤工助学 育人
一、高校勤工助学在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强调济困,对育人目标认识不足。很多高校仅仅将勤工助学落脚在“济困”上,忽略了“育人”功能的发挥,对勤工助学工作存在模糊的认识,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视为仅仅是为了那一份“工钱”。学校没有提升学生对责任感、奉献意识、价值观等的教育,没有挖掘勤工助学在学生团队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德育资源,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没有较好地实现学生的经济与精神的“双解困”。
2.岗位设置不足,技术含量较低。因为考虑到学生安全等因素,多数高校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有限。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上,限于资金、观念、学生课时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优化校内资源,忽视了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潜在的创造精神,只是设立了打扫卫生、收发信件等“劳务型”“服务型岗位”,不仅岗位数量少,而且学生的工作热情也不高。学生在简单单一的勤工助学形式下,往往难以体会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3.对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心理关怀不够。一般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内向、自卑和孤傲。因为肩负着改变命运的期望,他们比同龄人要面对更多的经济、学业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他们的心理经常呈现出焦虑、精神压抑以及郁郁寡欢的不良状态。同时,目前多数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的参加者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形中会使学生产生参加勤工助学有心理负担,害怕同学看不起自己。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实践中,部分管理者和教师人为割裂勤工助学经济扶贫和精神扶志的关系,仅仅关注学生的物质诉求,对学生的心理关怀不够。
4.片面强调困难群体,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传统勤工助学注重的多是对学生的“济困”,关注的人群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着学生多元化需求增加、自主意识增强,很多非贫困生也试图通过勤工助学这个平台来实现证明自己自立和自身能力。尤其是随着国家学生资助力度和覆盖面的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也使部分贫困生有岗也不上,产生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因为经费有限和观念滞后,非贫困生想上岗但不能上,发展需求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使学生失去了一个锻炼自我和认知社会的重要机会。
二、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含义
1.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高校勤工助学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无论学生参加校内还是校外勤工助学,可以通过勤工助学这个平台加深对国情、校情的认识,加深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宗旨的感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敢于面对生活的暂时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另一方面,勤工助学也是加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大学生个人能力、价值观念以及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通过自己的劳动,在集体搭建的平台上可以施展才华,增加了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信心,从而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政府的关心,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完善了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家庭经济困难和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多数贫困生心理比较自卑,行为比较孤僻。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党团组织的关心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辛勤愉悦的劳动,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同时由于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增多,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相对较弱,通过勤工助学这个平台,学生在共事过程中,问题解决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再加上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热情关爱,更能让同学处处感受到人间充满爱的阳光和雨露。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激发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亲身实践、动手实践就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校内外的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去,使得理论知识不再空洞,达到学有所用,增强了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知识的有限,会有意识弥补这些方面的内容,来适应岗位的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学生的社会阅历也得到增长,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学生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计时“工人”,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效地实现了专业与实践的结合。如笔者所在高校勤工助学服务公司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公司里记账、理财;营销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货品采购和销售等方面可以发挥优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广告策划部里可以一试身手等,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从招聘、培训以及采购、日常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参与,学生们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创业者的甘甜,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改变了一些学生自卑、怯场等心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然在就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勤工助学服务公司每年有两次素质拓展训练;定期开设岗前培训班、技能培训班,通过管理知识讲座、礼仪讲座、认证培训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在勤工助学服务公司的同学在就业方面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不少同学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 "
三、有效发挥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展思路
1.坚持育人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勤工助学全过程。高校勤工助学必须把强化教育融入活动的每一环节,从岗前培训到工作过程等环节坚持把育人摆在首位。如在岗前教育中,重视技能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融入角色,教育学生在勤工助学这个平台上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心态。此外,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诚实信用的品德,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要实行勤工助学学生学业动态考核机制,对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劝诫和指导。同时要教育学生思考专业学习与勤工助学、勤工助学和创业、奉献与责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一切向钱看”,始终坚持“助”为过程,“学”为目的的勤工助学本质。
<> 实际上,勤工助学也是学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体现和关键环节。勤工助学的指导老师和负责学生资助老师要言传身教,热心扶持和真心鼓励;同时学校各部门对勤工助学的支持和实际问题解决,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如学校各部门协同联动支持勤工助学发展,在“三助岗位”设置、勤工助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许多实际问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学校还可通过座谈会、专家讲座、诚信演讲和征文比赛、周末红色影院、公益服务劳动登记制度以及校园自强之星评比等多渠道、多层次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诚信友爱、积极进取的阳光心态。
2.拓宽渠道,实现重点扶助和全体教育相统一。传统的勤工助学活动主要以劳务型为主,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勤工助学内容要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根据学生一技之长为学生提供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如开展助学、助研、助教活动或科技服务等;而且要加强与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联系,在校外设立一些长期的、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有偿服务提供机会。
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因此,新时期勤工助学工作应坚持对特困学生的重点帮扶与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相统一,将勤工助学引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大系统中,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将勤工助学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校园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全面结合,鼓励、引导、支持全体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全方位的实践与全体的参与使勤工助学发挥更大的综合教育优势,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与自强奋斗型学生社团联动,实现勤工助学可持续发展。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平等交流的有效平台。作为勤工助学与自强型社团联动的意义何在呢?首先,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毕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公司员工,而是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促进个人能力和才干的增长,是一种发展性解困。学生通过参加社团,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有了一个自立解困、平等交流的机制,同时社团通过项目化管理运营,可以使社团得到社会企业的持续关注和资金投入,进而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社团成员很多在勤工助学工作,反之又可以推进社团的项目化管理。
此外,两者联动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心理负担与困扰。学生社团是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且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紧密相关,这与单纯打一份工赚取生活费不同,在社团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分享工作心得,分享成长点滴,甚至包括个别学生自己的经历成为激励别的同学进步的故事。如笔者所在高校组建的学生报告团中专门设立了自强学生讲成长板块,在新生入学教育和诚信、励志教育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是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方面有专长的辅导员,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有了专职的辅导员的指导,生活、学习及心理等诸多问题能较及时地予以解决。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威猛的大花猫
- 我最害怕的魔鬼
- 做小参谋
- 夏之神
- 漫游太空
- 好玩的“老硬先生”
- 粉笔赞
- 小鸭子
- 石子
- 梦
- 第一次独自晚上在家
- 苏州园林甲天下
- 恐龙的自述
- “世遗会”我们期待着,我们准备着
- 参观"野生动物世界"
- VB实习体会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 库管员实习报告1000字
- 妇产科护士实习报告
- 物流实习报告2000字
- 酒店餐饮部实习总结
- 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600字
- 文学与传媒系实习报告格式
- 电子工艺实习感想总结
- 幼儿园实习工作总结报告
- 新员工的实习报告
- 工程地质实习实习报告
- 会计操作报告实习报告
- 大庆油科技馆实习总结报告
- 试析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 试析对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全面思考
- 试析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 试论高校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 试析对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确立的思考
- 试析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 试析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与对策
- 关于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
- 关于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试析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思考
- 试析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
- 关于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 浅析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 试析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医学生的“三观”
- 《争吵》教学设计之四
-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一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之四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A、B案)
- 《争吵》教学设计之五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之二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之一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六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八
- 《争吵》教学设计之七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四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之三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二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