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
摘 要: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能够为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提供基础科学依据,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重点评价的内容,并通过单元划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对矿山环境质量做出现状评价。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预测评价,并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最为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阶段。面对沉重的环境历史欠账和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环境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和评价,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等提供基础科学资料和依据。
1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
1.1矿业活动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水质污染等。 1.3矿业活动引发地面隆起、沉降变形、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
1.4矿业活动对重要工程设施、房屋、厂矿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1.5矿山建设工程和设施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程度。
2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在充分查明评价前矿区存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土石环境污染、崩塌、滑坡等,在规模、发育程度、危害对象和生产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充分掌握评价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工程地质等基础条件,查明评价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特征、发育程度,查明与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2.2针对各种地质因素在不同局部区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做到较为精确的评价,需将整个评价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统一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评价单元之间应具有可比性。
根据各个小区域的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赋予所选定的评价指标以不同的属性,然后在根据这些属性进行区域评价。可采用三角形剖分法、正方形网格划分法和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
2.3依据具有针对性、简明性、普适性、数据易取性、指标可量化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区基础条件基本指标进行选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
2.4建立数学模型(指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选用评价区各种矿山地质环境要素的各种质量参数和定量化指标,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以及预测人类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2.5根据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评价区进行现状评价影响程度分区。
2.6评价现状条件下评价区的地质环境质量情况、地质环境抗干扰的能力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难度。
3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类型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范围、深度、规模和采、选、冶方法,废弃物处置等,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特征,预测新一轮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恢复治理难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以及其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并对在本轮矿业活动结束时总体地质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做出恢复治理难度分析。
4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根据现状评价、预测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分区,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结论,进行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快乐小屋
- 溜冰
- "润"的联想
- 母亲节
- 我的老师
- 数学在我身边
- 小鸡
- 我的妈妈
- 我
- 离群的小鸡
- 一件小礼物
- 我的储蓄罐
- 可爱的小外甥
- 秋天的颜色
- 爆丸小子
-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 侵权行为的概念法学理论论文(1)
- 比较法:批判与重构法学理论论文(1)
- 所有权概念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
-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刑事犯与行政犯之区别初探法学理论论文(1)
- 再论当代中国的判例法学理论论文(1)
- 最大诚信原则下的如实告知义务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之路从这里延伸
-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 侵犯宪法权利是否属于行政诉讼范围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效力的法哲学反思法学理论论文(1)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
- 《葡萄沟》片断赏析
- 《葡萄沟》说课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五
- 《葡萄沟》说课设计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葡萄沟》综合资料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
- 《葡萄沟》教学设计六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七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后感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